分類:老人

▲ 點擊關注醫考領域專業資訊平臺

世界營養學權威柯林·坎貝爾博士:被譽為“世界營養學界的愛因斯坦”。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曾任美國食物與藥物管理局中一個科學家委員會的主席、美國營養科學學會會員、美國癌症研究所高級科學顧問和主要負責人。由他主持的中國健康調查,是流行病學研究史上規模最大的關於營養、飲食與疾病的調查研究。

一、越營養,越危險!死亡,是食物造成的!

“死亡,是食物造成的!”柯林·坎貝爾博士如是說。所有的健康問題都與三件事情有關:早餐、午餐和晚餐。如果你想活得健康,請務立刻身體力行,改變你的飲食吧!

以下是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1、以肉食為主的美國男性,死於心臟病的比例是以植物為主食的中國男性的17倍!

2、攝取最多牛乳和乳製品的國家,骨折率最高,骨骼也最差。

3、罹患肝癌的孩子,大都來自吃得最好的家庭。

4、只要改變飲食習慣,不吃動物性蛋白質,腎結石復發的病患就能不藥而癒。

5、醫師決定如何進行治療的考慮要點,通常是基於金錢,而不是健康。

6、研究統計,飲食中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初期多發性硬化症病患,有80%會死亡。

7、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最大禍首,可能就是牛奶蛋白質。

8、有的醫生讓病人吃了許多苦,花了很多冤枉錢,甚至快要死掉,但其實只要吃燕麥片等普通食品就可以好了!

9、醫師會動手術和開藥,卻不懂營養,因為他們根本沒受過營養學的訓練。

10、沒有任何手術或藥丸可以有效預防或治療任何慢性疾病。

二、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死於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按照自然規律,人類的壽命可達120歲,動脈硬化自60歲才開始。而眼下,許多人30多歲動脈硬化,40多歲冠心病,50多歲腦卒中,60歲以上5種慢性病纏身。透支健康、提前患病、過早死亡成為常見現象。

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博士斷言:“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死於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顯示,心腦血管和癌症病人中,生活方式因素佔比高達80%。

不良生活方式何以致癌?原因在於,每個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也有抗癌基因,一般情況下處於封存不動狀態。如果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行為,像高脂飲食、抽菸酗酒、缺乏運動、經常熬夜、精神緊張等,激活了原癌基因或損失了抗癌基因,就會拉響人體的癌症“警報”。

因此,在生活富裕了的今天,我們必須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樹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遵照這四大健康基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疾病可以減少一半,壽命有望延長10年,中年人的死亡率下降55%。

三、除了意外,活不過九十歲的人那是你的錯

長壽祕訣為:多喝白開水,飲食八分飽,日行一萬步。“只要你遵守四句老話――戒菸限酒,合理膳食,有氧運動,心態平衡,就可輕輕鬆鬆活到九十歲。活不過90歲那就是你的錯!”

沒有健康很難享受小康,對健康一定要上心、用心和關心。

全國首席心血管病專家、北大人民醫院心研所所長鬍大一教授講了這樣一件事:30幾年前,他接待了一個來訪的美國醫學代表團,住在當時非常高檔的燕京飯店。代表團的一位負責人早上拉開窗簾,看到長安街上的自行車流非常壯觀,感慨地說:“中國人很健康!”三十年後,還是這位負責人,又一次來到北京,住在更加豪華的飯店。他早上推開窗戶,只見長安街上高樓林立,富麗堂皇,車流滾滾,但這個“車”已由自行車變成了小汽車,他長嘆一聲:“中國人得病了!”

出門就打的,進門坐電梯;菸酒不離身,洋快餐不離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國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的主因。據統計,中國每年有3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平均每12~13秒就有一人被心血管疾病奪去生命。三四十歲的人心肌梗塞不罕見,已佔了心梗住院病人的五分之一。

大家都知道有病去看,但真正的預防卻沒人重視。“疾病發展幾十年,致殘致死一瞬間”,胡教授指出,10個心梗,9個可被預測;6個心梗,5個可以被預防。人類告別癌症,可多活3年,人類告別心血管病,可多活10年。

四、健康就是一種習慣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人“無知無畏”,生於無知,死於無知,一場大病,甚至連醫院沒進就身亡了;還有人“有知不為”,有健康知識,但知易信難行更難。比如知道抽菸有害,但不相信害處那麼大,所以對戒菸不上心,“戒菸有什麼難,我都戒了一千次了。”更多的人則是“有知難為”,在他們眼裡,“吃得要少要糙,走路要多要快”,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很困難,很痛苦”。

其實,健康就是一種習慣。胡大一教授即使開會中間茶歇的幾分鐘,也會一個人在會場外走來走去,“最容易的鍛鍊就是走路。”無論何地,只要有樓梯,樓層不是很高,他總會選擇爬樓梯。

一些發達國家也異曲同工地提出“非運動活動”,就是說,不必刻意追求到健身場所、使用專業器械進行運動,而是把運動貫穿在普通生活中。比如,每天擦地板18分鐘、洗車20分鐘、陪孩子玩耍15分鐘、騎自行車15分鐘、上下樓15分鐘等,都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20歲養成好習慣,40歲指標都正常,60歲沒有病,健健康康離退休,80歲以前不衰老,輕輕鬆鬆100歲。”只要行動起來,夢想就能實現。願每個人都能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踐行者和受益者!

1
堅持日行萬步路

運動的好處人人皆知,關鍵是很多人既沒有落實,也不能堅持。“我不是很閒的人。”胡大一教授說,開會時間,如果離會議樓不遠,他一定會走著去;會間茶歇他會起來走動;在候機廳候機時他會不停地走;出行他儘可能乘地鐵、坐公交;上樓的時候,別人乘電梯,他會走樓梯……“我帶計步器鍛鍊11年了,每天走1萬步。”

胡大一認為走路是運動的最好方式,簡單經濟、安全有效,對老年人關節、肌肉、韌帶損害很小,對心臟負擔相對較小。除此之外,平時可練練小啞鈴、橡皮帶等。鍛鍊身體的靈活性可選擇太極拳及瑜伽。另外,慢跑、扭秧歌、打乒乓球等都適合老年人。胡大一讓大家記住有氧運動中的“1357”:每天運動1次,持續不少於30分鐘,每週確保運動5天,運動時適宜心率=170―年齡。

飯吃八分飽,要有適度飢餓感

胡大一建議大家記住這樣一個原則:總量控制八分飽,合理搭配不過分。食鹽量每天不超過5克,特別是東北地區飲食偏鹹,更要減鹽;少吃或不吃超市裡賣的熟食,吃方便麵調料包只用三分之一就足夠了,以免熱量、鹽等攝入超量;減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適度吃瘦肉,或雞鴨及魚肉;海鮮適度;雞蛋每天1個,如果膽固醇高或有冠心病,就每星期吃4~5個。

如果到了中午或下午四五點鐘,你感覺到有點餓,說明這一天的食量是合適的。

喝酒有度,白酒每天別超1兩

胡大一提醒,吸菸不光是嗜好,更是一種疾病。菸草中的尼古丁是毒品,其成癮性與某類毒品相似。戒菸是降低心血管病風險最經濟的方式,可降低36%的死亡率。

酒倒是可以喝一點。有些報道說,適當喝酒可以保護心臟,其實這沒有確切的科學依據,有人說喝酒可以升高體內的好膽固醇,其實走30分鐘的路或做點運動就可實現。如果你不喜歡喝酒就不要主動去喝;更別相信“買酒保健康”的商業廣告。

對喜歡喝酒的人來說,男性每天1兩(50克)白酒,2兩葡萄酒,300毫升啤酒,三選一是可以的。女性減半,孕婦不能喝酒。

記住“愛心數字”

“140”是血壓達標值。要保護心臟,必須把收縮壓降到140毫米汞柱以下。

“6”是血糖達標值。建議空腹血糖降到6毫摩爾/升以下。

“543”是血脂達標值。低危人群總膽固醇須低於5毫摩爾/升;患糖尿病或吸菸者,總膽固醇須在4毫摩爾/升以下;高危人群,即有多項危險因素,如既有糖尿病又吸菸的人,總膽固醇必須控制在3毫摩爾/升以下。

“0”指的是零吸菸。

“268”指的是腰圍。中國男性要把腰圍控制在2.8尺以下,女性在2.6尺以下。

定期輸液,不如多喝白開水

換季時,很多老人常常去定期輸液,以此達到稀釋血液的目的,這樣做是非常荒謬的。身體本身是個無菌環境,輸液則是有創的,這種輸液無效也不安全,對身體沒好處。

如果真的覺得自己的血液太黏稠了,完全可以多喝點白開水,根本沒有必要輸液。單純為了降低血液黏稠度而吃藥輸液,那是花錢買風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