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幾日幾場秋雨給華北、東北地區的朋友們帶來絲絲涼意。不知今早有多少筒子們,把穿了一夏的裙子、短袖收起,拿出久違的長衣、長褲。
還有俗語云:“春捂秋凍,不生百病。”秋天氣溫逐漸下降,正是鍛鍊身體增強抗寒能力的最佳時機,莫要錯過。
入秋之後,“一場秋雨一層涼”,氣溫逐漸下降,但對於健康的青壯年人士和正在發育成長的較大齡兒童來說,卻是鍛鍊身體增強抗寒能力的最佳時機。
研究證明,適當“秋凍”,讓機體接受適度寒冷的刺激,可激發機體的禦寒能力,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增強抗病能力與免疫力,提高皮膚、肌肉、關節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
秋季適當凍一凍,一方面可避免多穿衣而致機體多汗、耗津傷液、陽氣外洩,順應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收之養生需要,同時還可提高肺臟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有利於防止與避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發生,提高身體素質。
70 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往往身體虛弱,陽氣不足,或身患慢性疾病,抗病能力下降。若盲目秋凍誘發感冒等,易使所疾病誘發或加重,故不宜秋凍。
即使是中年人,若患有慢阻肺(患慢支炎、肺氣腫、肺心病、哮喘等)、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疾病者也不宜秋凍。
特別是到了深秋,氣溫變化大,氣壓處於較大波動狀態,這種氣候可致人皮膚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易導致血壓升高,引發血液黏稠度增加,誘發心絞痛、心梗或中風發生,甚至會誘發猝死。
此外,平時表現為乏力氣短、手腳冰涼、脾腎陽虛、腸胃不好、易患腹瀉等症,自我體溫調節功能較差的人,也不適合秋凍。
5 歲以下的孩子,由於發育還不完善,特別是體質較差者,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容易生病,不易秋凍。
頭部“頭為諸陽之會”,不宜外受寒涼侵襲,秋天不可用冷水洗頭,不宜晨起洗頭,否則易引發感冒、頭痛等症。
頸背
頸部和背部要注意保暖,否則頸部血管收縮,會影響大腦供血,頸背寒冷還易引發感冒等症。
腹部
腹部容易受寒邪侵襲,引發腹痛、腹瀉等症;若長期受涼,泌尿系統疾病也會找上門來。
關節
秋季陰冷潮溼的天氣,肩肘和下肢關節極易受風、寒、溼邪侵襲,使風溼關節炎等疾病誘發與加重。
足部
人們常說“寒從腳下起”,腳冷全身就冷,腳有“第二心臟”之稱,是全身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循環相對較弱,所以要特別重視足部保暖。
初秋,暑熱未消,還時不時地有幾場“秋老虎”光臨,雖然氣溫開始下降,卻並不寒冷,日夜溫差變化也不是很大,這時無須急忙加衣,“凍一下”無妨。
秋天夜晚的寒氣與夏夜的涼爽不同,人體在睡眠狀態容易感受風寒。有的人愛開窗而睡,或者未適當添加衣被,很容易受“賊風”侵襲,第二天早上容易感到全身痠痛、疲乏無力、偏頭痛,甚至口歪眼斜、流口水。
仲秋,氣溫開始下降,雖涼卻不甚寒,這時是“秋凍”的較佳時期,尤其青壯年,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識地讓機體“凍一凍”,以免身熱汗出,傷陰耗氣。
但對老年人、小孩及體弱者當是長衣衫上身之時,要注意加減衣服。
晚秋,晝夜溫差變化較大,常有強冷空氣侵襲,以致氣溫驟降,此時若一味強求“秋凍”,不但對健康無益還有害,容易引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所以,此時要及時、適當地增衣保暖。
即便是“秋凍”,也需隨著氣溫降低而增加衣物,當戶外早晚溫度降到10℃左右時,就應該結束“秋凍”了,
否則不但不能預防疾病,反而易惹病上身。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文丨媽媽育兒助手
秋季的到來使很多家長都比較內心不安,因為這個季節可是孩子流行性感冒的高發期,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導致孩子感冒生病。亮亮的媽媽最近也是煩惱不斷,因…
-
-
最近,中國中東部地區開始大幅度降溫,多地降溫幅度達到8℃以上。加之,厄爾尼諾的“妹妹”――拉尼娜現象來了,今年冬天你可能會被凍哭。
老話常說“春捂秋凍,不生雜…
-
-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幾日幾場秋雨給華北、東北地區的朋友們帶來絲絲涼意。不知今早有多少筒子們,把穿了一夏…
-
-
春捂秋凍?大風來襲,該穿秋褲的趕緊準備秋褲吧!
小健今天早上一睜眼
臥槽,發生了什麼
我在哪?怎麼這麼冷?
前幾天還在南方的豔陽裡
如今一言不合就吹大風降溫
…
-
-
立秋的到來,標誌著秋天的開始,氣溫將逐漸轉涼。在我國北方很多地方有“春捂秋凍”的說法,意思是春天穿衣服要儘量保暖,而秋天呢,則在一定程度上要挨些凍,只有這樣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