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禮忠展示一字馬和上身肌肉
”這一身肌肉,誰能想到他今年有66歲了。“在衢州市區某健身房,張禮忠脫下上衣訓練,秀出的一身肌肉,讓一旁的教練和健身者讚歎不已。為了保持健美的身材,他堅持訓練多年,早已成了半個健身專家。近日,他和記者講起了自己的健身故事。
一對廢料製成的啞鈴隨身帶了46年
週一健身房練器械,週二騎行,週三跑步……這是66歲的張禮忠近來每週的健身日程。他身高1.71米,體重70公斤,外形上看只是比一般同齡人挺拔精神,但是,脫了上衣後,張禮忠展示出了一身壯碩結實的肌肉,讓人眼前一亮。他隨即擺了幾個動作,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先後突起,胸肌、臂肌,看上去稜角分明。”現在只是隨意擺下,在健身房練上一會兒再看,肌肉會更突出。“張禮忠說。他拿出自己23歲的照片和近照,一身的肌肉毫無兩樣。
張禮忠是衢州人,家住市區錦繡家園。記者在他家中看到,客廳地上擺放了重量不等的一排啞鈴,一旁擺放著山地自行車,櫥櫃裡放著幾罐健身者專用的蛋白粉,桌上還放著一本記錄運動量的騎行日記,看得出主人對健身的狂熱。
”這副啞鈴已經跟在我身邊46年了。“張禮忠指著地上一副啞鈴告訴記者,他在年少參軍時就有過健身的愛好。當時在廈門某部隊,因為身體素質差,張禮忠練長跑、籃球、單槓雙槓等。因為啞鈴的價格太高,1973年,請假回衢的張禮忠和朋友一起製作了一副啞鈴,他們在巨化找到了4個水泥磨盤裡起潤滑作用的廢棄鋼珠,焊在了撿到的鋼管的兩頭,製成了總重約5公斤的啞鈴。”這副啞鈴我一直帶在身邊,“張禮忠說,”退休前工作忙,就放在一角,鋼管上都生了鏽,退休後重新撿起來,練得多了,啞鈴上的鏽跡也下去了。“
父子較勁,練成一家兩個肌肉男
”很多人不相信我的年紀,我在市區3個健身房長期鍛鍊過,沒碰過一個年紀比我大的。“張禮忠說。
剛退休時,出於健康的考慮,他常常跑步,在家做啞鈴操。”當時的訓練沒有規劃,不夠系統和科學,只是覺得男性有一些肌肉身材會比較好看。“他回憶,2011年,他偶然得到了一張健身房的健身卡,一週五次去健身房鍛鍊,模仿健身教練動作,一年後,體形慢慢起了變化,肌肉的線條變得明顯。
張禮忠說,健身訓練非常枯燥乏味,他是在和兒子較勁的過程中堅持下來的。他的兒子在上海工作。身高1.8米的他,曾經非常瘦弱,體重只有120多斤。”兒子看到我身上的肌肉,常說羨慕,但他自己連游泳都不肯去,太瘦了,怕形象不好看“張禮忠說。在父親的督促下,張禮忠的兒子也在上海一健身房中開始訓練。張禮忠給記者看兒子的近照,一身肌肉同樣明顯。
”兒子練了一年多,肌肉也起來了,看到兒子練得這麼好,我一方面高興,一方面也更認真地訓練了,我比他練得早,可不能被他比下去。“張禮忠開玩笑說,”每天洗澡時看到身上的肌肉,很有成就感,就更捨不得停下了。“
不建議老人進行高強度無氧訓練
保持鍛鍊讓張禮忠感到收穫頗豐。”十幾年沒進過醫院,生活的心態比較年輕態,平時更喜歡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張禮忠說。
然而,儘管自己擁有一身肌肉,張禮忠卻並不建議60歲以上人群進行高強度無氧訓練。”我現在也在慢慢降低強度。“他說。
因為年紀漸長,他發現,每次在健身房進行器械訓練後,肌肉痠痛所需要的恢復時間比以前更長了,有一次,在健身房練習倒架腳動作時,差點損傷到坐骨神經。對此,他的心態也很坦然。”肌肉的鍛鍊和維持需要很大的體能消耗,現在,我正在慢慢降低無氧訓練的強度,只做適量訓練維持體型,防止骨質疏鬆,“他說,”肌肉是用進廢退的,以後回憶起來看看滿身肌肉的照片就夠了。“
從2014年開始,張禮忠迷上了自行車運動這項有氧運動。他的車輪踏遍衢州,還騎行到杭州千島湖,舟山桃花島,海南島等地。”騎行既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欣賞風景,對我而言是一種比較合適的運動。“他說,他建議,中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選擇有針對性的運動方式,切莫跟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66歲老人熱衷健身
張禮忠展示一字馬和上身肌肉 ”這一身肌肉,誰能想到他今年有66歲了。“在衢州市區某健身房,張禮忠脫下上衣訓練,秀出的一身肌肉,讓一旁的教練和健身者讚歎不已。為…
-
-
-
66歲老人安半口假牙多錢
健康諮詢描述: 老年人66歲男安半口假牙多錢 瀋陽哪家口腔醫院好 想得到的幫助: 66歲老人牙齒上頭的有幾顆牙齒,下頭的全部掉光了在私人醫院做得塑料假牙老掉 …
-
-
-
66歲老人,手抖,流口水
健康諮詢描述: 70歲老人,手不自覺抖動,嘴角控制不住會流口水 想得到的幫助: 會是什麼病,該看什麼科 病情分析:你好:經常手抖流口水可能是由於帕金森…
-
-
-
66歲老人出現與縱膈腫瘤類似的情況,CT
健康諮詢描述: 66歲老人,自兩個月前起,出現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咳嗽等症狀。去醫院檢查過幾次,胸部CT看不出任何現象。醫生建議去做個縱膈什麼的檢查。是縱膈腫瘤…
-
-
-
現實生活中百歲老人的長壽六大祕籍
文/原創 圖/原創 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在《曲江》中感嘆道:“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如今,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在逐年增長,活過百歲已經由“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