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兩性

我在7月6日寫了第64篇微文《微信群的功能:相知相愛相學》。今天,有感於微信群裡出現的一些情況,更由於大隅良典的獲獎,引我寫下此篇。半是舊文,半是新作,表達我如今的思考。

微信群的“顯功能”顯而易見,人們喜於 此,描述總結,各有各的表述,不亦樂乎。說到微信群的規則,有人也希望立“群規”,但我的理解,群規的生命力不在於強制,而在於群友們的心領神會,方能篤信恪守,成其自然;借用一句計算機語言,叫“默認”,所以我寧願稱之為“潛規則”。

先說“顯功能”。

現在幾乎人人都離不開微信了,微信群也成了大家之所愛。細細地想一想,為什麼興致勃勃地建群、入群呢?為什麼樂此不疲地發信息、收信息呢?我想不外乎四個字――

喜歡有用。“喜歡”是主觀需要,“有用”是客觀需要。

人是社會性動物,人是有感情的,感情是需要交流的;而“群”能讓大家方便和灑脫地交流情感,增進理解和了解;於是,成了人們喜歡的不見面的社交平臺。人是會學習、會使用工具的動物,需要吸納有用的資訊,需要通過交流來互相學習。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完全靠面對面的交流已經不夠,不見面的思想和知識交流,越來越重要;於是,微信群成了極好的有用的工具。

微信群的功能該怎麼表述呢?我想,可以用六個字概括――相知相愛相學

相知――群裡的交流和發佈是面向特定人群、而非廣播式的。群裡的絕大多數朋友彼此認識。也有少數從未謀面,屬神交。“群”使相識的人瞭解更深,使神交的人彼此欣賞,期盼見面,結成好友。這就是相知。

相愛――不管是家人友人同事同道,在“群”裡表達彼此的愛,最自由最直接最方便最少拘束;人們用符號、圖形、文字、照片、視頻和音樂等形式,表達自己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表達自己對親人友人的愛意。是為相愛。

相學――人們用創作、轉載、加工等形式,與友人分享有價值的信息,社會的、科技的、文化的、生活的,大到天體宇宙,小到家務竅門。可以自由地表明自己的觀點,可以說Yes,也可以說No,在切磋和交流中,昇華認識,互相學習。就以我自己為例,我雖然轉發的資訊相對較少,但我如飢似渴地從群裡汲取精神營養。有句老話,吃別人嚼過的饃不香。可在這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通過群友的推薦,開闊視野,快速、高效地發現有用信息,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學習方法。現在,每一天裡,我都會下載一些群友推薦的資訊或網頁,轉化成郵件發給自己,再經過整理、思辨和消化,把有用的知識或資訊,編入我的文件夾。這是“相學”於我的真實影響和作用,我已經離不開這個微信世界,離不開我的微信群。

再說“潛規則”。

實際上,就是保持一個群既和諧又健康的默認法則。

首先,我想給現在的群分分類。除去商業用途的群,所有以個體參與的群大致有五種:家人(親人)群,同學群,同事群,友人(同道)群,工作群(區別於同事,以某項工作或任務結成的群)。不同的群,有不同的特點,也就有不同的運作規則。

工作群要的是敬業奉獻,快速反應,不能誤工誤事,不能花拳繡腿。既入此群,就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既入此群,就不能當“潛水員”。

而其他各群都屬情感群,要的是坦誠相見。家人親人以血脈相連為紐帶,情感深厚,血濃於水,自不必慮。對於這樣的群,要的是交流的深度與廣度,以保長久的新鮮感。

而同學、同事、友人群多有交融,互有交叉,但特點與共。群裡交流的內容多為緬懷往事、生活感懷、暢敘友情、傳遞新聞、鍼砭時弊、探討切磋等,這幾類群堪稱最重要的求知場結友網,信息量大,涉獵寬泛,最有價值

我認為,在這些群裡發佈和轉發資訊時,要頭腦冷靜,獨立思考,分辨真偽,切莫輕信不要轉發那些貌似愛國、實則意淫的資訊,不要轉發那些似是而非、挾洋自重的資訊,不要轉發那些強迫為之、說轉了或不轉就如何如何的資訊,更不要轉那些撕裂族群、扣帽子打棍子、甚或罵人的資訊。一般說來,我不主張過多地涉及敏感的政治話題,因為很難擁用對稱的信息,難以充分交換意見,難以真正達成共識。但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發出了不同見解,也不要緊,應該秉持“大千世界,萬般人生;君子之道,和合不同”的態度,讓人說話,學會傾聽,不去爭辯,善於體察。“群”不是宣洩和表演的舞臺,也不是論爭和激辯的戰場。

試舉幾例。白宮南草坪聳立雕像的所謂新聞和PS出的照片、蘭德公司評中國人的所謂報告、哈佛大學某教授贊偉人的杜撰文章等等充斥網絡和微信群。美國記者對XI主席的所謂採訪,無採訪時間、採訪地點和採訪者名諱,是典型的“三無產品”,只因說出了一些老百姓心裡的話,而贏得喝彩一片。最近流傳甚廣的“中國自然科學技術指數世界領先,完爆世界”的消息(還特別說明“不止是超美,是超整個西方”),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不少群友信以為真,不假思索地轉發,甚至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

須知,科學技術界從來沒有這樣的“指數”;當今的中國在各領域雖有迅猛發展,但在自然科學技術領域裡整體上尚未走到世界的前列。這是一個基本判斷,這是一個常識性的認知。充滿民族自豪,不妄自菲薄,不等於不知天高地厚的自我吹噓,編造這些讓人熱血賁張、誤導民眾愛國熱忱的假消息的人不僅可悲、也頗為可恨。

倒是10月3日2016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日本大隅良典先生的消息,及時地給了我們一劑清醒劑。我們身邊的日本,自2000年以來,已有17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平均每年一位。比較日本政客在政治事務中對中國的“惹事”和挑釁,這種悄悄發生的科學的井噴式發展,才是真正可怕的。因為,不從屬於技術的科學的創新,才是真正原始創新的源泉;而這些,正源源不斷地誕生於東瀛,這既讓我們欽羨,更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去年,中國的屠嗷嗷喜獲該獎項,這使我們看到希望。但是,就整體科學發展的狀況而言,我們還有很大差距。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像大隅良典這樣,發現與揭示細胞自齧現象的基礎研究,既不催生藥物,又不直接實用,能得到充分的資源支持嗎?社會能長期地予以容忍和支持嗎?科學家們能夠沉下心來,自甘寂寞,數年如一日地潛心從事此類研究嗎?在政策導向、制度設計、社會氛圍和人文精神的諸多層面上,我們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

大隅良典先生作為一名細胞生物學家,在細胞自齧方面做出開創性發現。細胞自齧是所有活細胞最重要的基本功能。這項研究,將促進人們更好地認識、防範和處置細胞疾病。

於是,我想到,如果一定要把“潛規則”顯性化,是否可以寫成如下24字:

有熱度,不發燒。遠敏感,忌輕信。會傾聽,善體察。莫爭論,和為貴。

最後,套用一句網絡語彙:親們,對也不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