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邢毅

  特徵:三叉神經分部區出現反覆發作的突發的短暫的劇烈疼痛。
  流行病學:主要見於中老年人,發病高峰在50~70歲,有隨著年齡增加而發病率增加的趨勢。年發病率男性約為3.4/10萬,女性約為5.9/10萬,略多於男性。
  分類:原發性和繼發性,後者多由於CPA區腫瘤、蛛網膜炎、血管畸形、動脈瘤、多發性硬化等症引起。
  1、周圍病原學說:從三叉神經末梢到腦幹核團的任何部位病變都可能引起本病。
  Cushing(1920)於手術中發現腫瘤的機械性壓迫可引起三叉神經痛。
  Jennetta(1966)提出在三叉神經的腦橋入口處90%以上有異行扭曲的血管壓迫在三叉神經後根上,導致神經根區域性脫髓鞘變化。
  Gardner認為脫髓鞘區域性的相鄰纖維之間產生短路,輕微的觸覺刺激可通過此“短路”傳入中樞,而中樞傳出的衝動經此“短路”轉變成傳入衝動,如此疊加,達到閾值以上強度,產生症狀。
  2、三叉神經痛與局灶性癲癇有很多類似點:
  有一些現象由周圍病原學說無法解釋如屍檢發現很多正常人存在著神經和血管的接觸、某些三叉神經痛的患者沒有血管壓迫等。
  三叉神經痛可能是一種感覺性癲癇發作。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具有觸發點、突然發作、持續時間短、抗癲癇藥物有效支援這一觀點。

  該學說無法解釋絕大多數病例為單側,疼痛長期侷限於某一二支範圍內無發展,腦幹病變不產生三叉神經痛等現象。
  臨床表現
  1、疼痛的特性: 先兆:發作前多無先兆,疼痛驟然來臨由驟然停止,發作間期無疼痛感。 性質:為電擊樣、閃電樣、刀割樣;疼痛發作嚴重時,面部可扭曲或凝固。 持續時間:每次發作一般不超過2分鐘,但發作後患者可有面部殘留鈍痛或燒灼感。 頻率:早期發作較少,可數日一次,以後多逐漸加重,甚至數分鐘一次。病程可週期性發作,週期數周至數月。 痛性抽搐: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口角牽向一側。 伴發症狀:面部潮紅,面板溫度增高,結膜充血、流淚、唾液分泌增多、鼻粘膜充血、流涕。
  2、觸發點及誘發: 又稱扳機點,常位於病側三叉神經分佈區的某處,如上下脣、鼻翼、口角、門犬齒、上顎、頰粘膜等部位。下頜支疼痛多因下頜動作(咀嚼、說話、哈欠)引起,直接刺激面板觸發點誘發疼痛少見。 上頜支則多有刺激扳機點引起(上脣外1/3、上門齒、頰部、眼球內側),洗臉、刷牙、剃鬚、擤鼻涕均可引起。
  3、疼痛部位:側別:多限於一側,右側略多,4%的患者有雙側疼痛,多見於多發性硬化的患者。支別:最常見第2、3支同時受累,其次為單純第2、3支受累,眼支最少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