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頸肩、腰腿痛是臨床常見症狀,約佔脊柱外科門診病例數量的4/5,頸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導致上述症狀的主要原因,對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療經歷了近80年的進展,至今仍在不斷摸索中。近十年以來是脊柱外科技術飛速發展的十年,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獲得了突破性進展,治療方法也不斷豐富,傳統的牽引、理療、藥物、封閉、手術等方法仍占主導地位,微創技術的發展為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提供了更為積極的治療方案。
2003年以來,利用微創技術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國內外報道約1800餘篇,其中有近半數涉及微創髓核消融、髓核成形,國內與國際同步開展了此二項技術,從事這些技術的人員主要有脊柱外科、疼痛科、康復科、反射介入科、中醫科醫師等,各專業在對頸腰椎間盤突出症診療原則、微創技術的理解、療效評判標準的掌握等方面尚有一定的偏差;脊柱外科(骨科)醫師從一開始開展該技術就將其視為手術治療的一種手段,其過程雖是微創的,療效評判標準卻是與傳統手術(或內窺鏡下手術)標準一致的,也只有如此嚴格才有望保持較好的遠期療效,保證這項技術持久的生命力。
目前臨床常用的微創髓核消融和髓核成形技術較多,包括鐳射、等離子、射頻熱凝等,這些方法均是利用特定的溫度將髓核固縮,降低盤內壓而達到間接減壓的目的,屬髓核成形的範疇;膠原酶、臭氧則是利用特殊化學成分將髓核組織溶解而達到盤內壓降低的目的,屬髓核消融範疇。上述方法最終目標均是通過盤內減壓而達到神經根間接減壓的目的,對纖維環完整的病例療效較好,但不適用纖維環破裂的病例,適應症較侷限。參照椎間盤突出症的外科手術原理,近年開展的靶點射頻首次將穿刺針進入突出間盤,提出了射頻或等離子直接減壓的理念,但其對髓核的作用區域較侷限;臭氧消融具有較膠原酶更確切的療效和更好的安全性,其盤內作用範圍較寬,能較好彌補靶點射頻的侷限性,二者聯合應用有廣闊的前景。
椎間盤靶點射頻聯合臭氧消融是一種接近無創的微創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1、其特有的安全警報系統及無需麻醉(或局麻)的手術方式解決了一般脊柱微創技術增加神經損傷風險的不利因素;
2、椎板間隙穿刺直達突出髓核(靶點)能達到直接減壓、減輕炎症反應的目的,解決了以往旁側入路間接減壓療效不確切的問題;
3、椎間盤靶點射頻聯合臭氧消融既考慮了直接減壓的問題,同時利用臭氧消融解決
殘餘髓核,其手術原理接近內窺鏡下髓核摘除,有望取得較好的遠期療效。
開展微創椎間盤靶點射頻聯合臭氧消融技術將使脊柱外科平均住院日大大縮短,年手術量增加20~30%;對科室和醫院的學術價值更值得期待,將使脊柱外科緊緊把握微創脊柱這一發展趨勢,與脊柱內窺鏡技術一起逐步形成科室的核心技術,帶動整個學科的發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