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聽起來似乎與眼睛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不然。目前由糖尿病引起的直接急性併發症臨床上並不多見,如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於能引起諸多慢性併發症,眼部病變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
危害嚴重
在上個世紀頗受重視的兩個研究: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有兩個被全世界無數醫生稱道的糖尿病研究,這就是哈佛學者David Nathan專家團隊所作的“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DCCT)和牛津學者Robert Turner專家團隊所作的“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他們使用更高頻率的監測和干預,使原來粗狂的降糖努力的併發症發生率得到了推遲。然而這兩個研究之間似乎存在著“不共戴天”的差別。比如在控制視網膜病變發病率的結論上,哈佛組推遲了76%,而牛津組則推遲了21%。實際上這種差別是因為(1)DCCT研究組面對的是更易發生眼病患者群,因而可以看到這種更明顯的推遲作用,但看不到避免眼病的發生;(2)兩個研究的治療組和對照組都可以使用胰島素:對照組都是病情難以控制的患者,治療組則是使用胰島素後相對穩定的患者。
這兩個實驗表明,眼病威脅遠沒有解除。
常見的糖尿病眼病
幾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淚囊炎、青光眼、白內障、玻璃體渾濁、視神經萎縮、黃斑變性、視網膜脫落。而且糖尿病患者發生這些眼病的機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人群。
這些眼病最初都是微血管病變,因此給臨床治療帶來了麻煩。目前控制血糖最流行的辦法是胰島素治療。但胰島素對微血管的損害被很多專家重視。儘管如此,臨床專家們更多的還是建議患者使用胰島素,甚至發表文章證明胰島素在合理使用下不會發生這種危害。
這些情況表明,糖尿病眼病一直在困擾著醫學界。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時發現並且獲得規範的治療,多數可以擺脫失明的危險。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治療效果令人滿意,可由於起病比較隱蔽,患者難以自察。與手術室裡一對一的治療模式相比,在社群進行早期干預雖是一對百千萬,甚至更多,但是社群醫療效果很好。”社群醫生們可將社群內糖尿病患者檔案歸類,找出已經出現眼底病變及可能出現病變的高危人群,對他們進行定期講座,指導他們如何控制飲食、增加運動。社群宣教時,還可邀請眼科醫生、內科醫生同往,針對已經出現病變的患者,則依據其病變程度給予相應的治療方案,這樣效果格外明顯。
醫學統計顯示,27.3%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眼底併發徵,嚴重威脅視力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則為6%--13%。再次提醒,社群醫療對糖尿病早期干預至關重要。可是在社群現有的醫療條件下,該如何做呢?首先要訓練、普及醫生最基本的防治技能,例如使用眼底鏡。“現在對糖尿病眼病的分級診斷方法已很明確,社群醫生通常只要經過3個星期的專業培訓,就能早期發現患者的病變端倪。”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預防
1、在確認患有糖尿病後,所有患者都應該前往眼科進行檢查。
2、合理用藥控制血糖。
3、增加運動量。
4、定期進行眼科隨訪。早期可以應用藥物延緩它的發展,若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需要鐳射治療,如果發展到晚期,那就需要做手術。
糖尿病眼病預防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治療效果較好。由於病變損害的不可逆性,預防是最重要的一環,而且早期預防的花費要遠遠低於晚期手術治療的費用,療效也更佳。
1、定期查眼底,注意發現視力的變化
建議糖尿病患者應每年散瞳檢查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過了青春期後應定期檢查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從發病後5年應每年檢查1次或遵醫囑。如有眼部異常感覺,及時去找眼科醫生檢查治療,並要縮短眼科隨診時間,如每半年或3個月1次。
2、早期治療
如果已有眼部併發症,要遵照醫生建議,按時用藥並作必要的檢查,如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等。
如需要鐳射治療,一定要聽從醫生指導。非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做區域性鐳射治療。已經是增殖型視網膜病變,則需做全視網膜光凝固治療,防止眼底出血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嚴重併發症。當眼底出血不吸收,需要作玻璃體切割手術時,就要下決心聽從醫生安排。
3、控制血糖、血壓、血脂
積極治療糖尿病,使血糖得到滿意控制。同時要嚴格控制血壓,降低血脂,飲食調整,多吃蛋白質的食物,少吃含脂肪的食物,儘量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出現。
糖尿病眼病的飲食治療
1、限制主食量,但不能過分,以免造成飢餓狀態;
2、要少吃多餐;
3、忌食各類糖類和甜食食品;
4、多食莖葉類蔬菜 ,多食粗纖維類 ,低脂肪膳食;
5、限制食用油脂、動物脂肪及膽固醇較多食品;
6、禁止飲酒 ,特別是烈性酒;
7、杞子、山藥、薺菜可煎湯代茶 ,經常服用 ,能降低血糖,也有降低血壓作用。
糖尿病一般為慢性疾患 ,食療應堅持不懈 ,不能放鬆。若食療結合服藥物仍不能控制病情進展時,可在醫生的嚴密觀察下進行胰島素針劑注射法 ,一旦全身性糖尿病得到控制 ,眼睛的病變應會逐漸停止進展 ,出血也會逐漸吸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