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住院醫師 張亮亮

  1、中醫藥的辨證治療

       大腸實熱證 主要症狀:便時出血較多,滴血或射出,內痔脫出、灼熱疼痛;口渴喜飲,大便祕結,小便短赤。治宜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方用涼血地黃湯合槐角丸加減。

       溼熱下注證

       主要症狀:肛門部紅腫脹痛,下墜疼痛,坐臥不安,大便乾燥,內痔脫出;或腹瀉、便痛、便血。治宜清熱利溼消腫。方用止痛如神湯加減。
  氣滯血瘀證 主要症狀:肛門腫脹,腫塊色紫,疼痛劇烈;或內痔嵌頓,表面紫暗,糜爛;便祕溲黃。治宜活血化瘀,行氣消腫。方用活血散瘀湯加減。
  氣虛下陷證:主要症狀:肛門墜脹難受,內痔脫出,便血色淡;少氣懶言,面色無華;治宜補中益氣,昇陽舉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加地榆。
  陰虛腸燥證:主要症狀:大便祕結,肛門疼痛,痔核脫出,滴血;頭暈咽乾,煩熱盜汗。治宜養陰潤燥。方用潤腸丸加地骨皮、阿膠。
  2、內服藥物治療

       內服藥物主要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改善區域性微迴圈等作用。

  常用藥物:消痔合劑、槐角丸、髒連丸、地奧司明片等。
  3、外用藥物治療

       塞肛藥物  具有止痛、消炎、黏膜保護及黏膜修復等作用。
  常用的藥物:熊珍栓、吲哚美辛栓、太寧栓、痔瘡靈栓、馬應龍痔瘡栓等。
  外擦藥物:具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
  常用藥物:熊珍膏、黃連膏、膚痔清軟膏、燒傷溼潤膏、馬應龍痔瘡膏、香連金黃散、香木活血散等。
  薰洗藥物  具有活血、止痛、收斂等作用。
  常用方劑:苦蔘湯(苦蔘、黃柏、金銀花、蒲公英、地膚子、石菖蒲、蛇床子、花椒等)、活血散瘀湯、金玄痔科薰洗散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