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病內科 住院醫師 趙良斌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時內排出的所有尿液,測定24小時尿量,並對尿液中蛋白質進行定量的一種可反映腎功能情況的尿液檢測方法。
  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中的“24小時的尿量”,就是把早上第一次的小便排乾淨後,從第二次的小便開始留。
  記錄第一次小便的時間,直至第二天的這個時間,為24個小時。把這24個小時內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個容器裡,混合均勻,然後從中間抽取100~200毫升,拿到醫院去化驗。
  在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濾過膜只能通過分子量較小的物質。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質一般為40-80毫克,這一含量用蛋白質定性試驗的方法一般不能檢出。
  患某些疾病時,蛋白質漏出增加,就可被檢出尿蛋白陽性。所以尿蛋白定性報告的結果是粗略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驗可以精確地測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腎病有無的可靠指標
  臨床上,判定腎病發生與否,多通過尿常規檢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兩個指標進行綜合判定。尿蛋白定性指標就是常說的尿蛋白是陰性還是陽性。
  如果尿蛋白檢查結果為陽性,反應腎病的病情程度看其帶有幾個+。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則更能準確的反應受檢者的腎臟功能,常用的診斷指標即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

  偶然一次發生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不能確診為腎病
  正常人,尿常規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範圍小於150mg/24小時.如果受檢人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指標高出了此正常值參考範圍,則可認為其存在腎功能損傷情況。
  儘管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腎病是否發生的可靠指標,但是,單憑一次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結果異常就判定受檢者發生了腎病,這是不準確的。
  在臨床對腎病的發生做出確診時,通常情況下,需要重複做尿常規檢查。通過做定期檢查,患者的尿常規檢查結果顯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指標均高於正常參考範圍,才可以判定患者確實發生了腎臟病變。
  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病情惡化
  腎病早期發病隱匿,患者多無明顯症狀表現,很容易被忽視。許多人就醫時,腎病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階段,為後期腎病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所以,養成良好的定期檢查身體的習慣,隨時關注自身的身體情況,檢視有無併發腎病。
  一些腎病往往要求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那麼如何收集送檢尿標本呢?
  為準確測得24小時尿蛋白定量,早上8時應把膀胱內的尿排清並棄去,開始計時,把24小時所排出的尿全部貯存在一容器內(包括第二天早上8時準解出的尿),全部送檢查。
  如果在這24小時之內解大便,亦強調先解小便收集,然後大解。小量尿液亦不要遺漏。尿量收集不齊全,尿蛋白量的計算就不準確。檢測前要先用量杯量總尿量,然後攪勻,取出一小杯測定每100毫升的蛋白量,再根據實際尿量進行計算,可計出24小時的蛋白量。

  總之,要準確測得24小時尿蛋白量,必須準確收集整日尿量,檢測部分是總尿量的混合液,才有代表性。
  因為本試驗是計算尿蛋白的絕對值,與飲水量關係不大,所以,測定當天不必限制水分和進食量,如常進食便可以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