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任醫師 吳錫川

  下肢靜脈曲張是周圍血管的常見病之一,在人群中有較高的發病率,據文獻資料統計,男性為15%,女性為25%,男性多發生於從事持久站立工作和體力勞動的人群,女性則多與孕期胎兒壓迫雙側髂血管有關。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及剝脫術,但其存在著手術創傷大、傷口多、影響美觀及術後併發症多等缺點,使許多患者望而卻步。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日趨成熟及醫療裝置的不斷髮展,下肢靜脈曲張的微創治療方法逐漸應用於臨床。大隱靜脈鐳射閉合術(endovenouslasertreatment,EVLT)即為微創方法之一。某醫院外科率先在成都地區開展此手術,總結了自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採用高位結紮聯合腔內鐳射治療大隱靜脈曲張32例50條腿,現報告如下。

  1、EVLT治療原理

  EVLT治療原理是應用光纖在靜脈內輸送980nm波長半導體鐳射,通過鐳射產生的高能熱效應,使靜脈腔的血液沸騰產生蒸汽氣泡,作用於周圍的血管壁,使內皮細胞變性壞死,鄰近組織炭化及內膜撕裂,從而導致靜脈腔內血栓形成,進而管壁收縮及纖維化,造成管腔永久閉塞。由於鐳射在血液中的穿透力只有0.3mm,故對周圍組織的破壞作用不大。

  2、高位結紮聯合腔內鐳射治療目的

  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造成血液返流是下肢靜脈曲張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礎。本研究從EVLT治療原理得知其是通過鐳射的高能熱效應誘導靜脈血栓形成,因此在返流的血流衝擊下存在再通的可能。而鐳射治療起始點的位置是影響術後復發的重要因素,且不易掌握。起始點位置過高,可造成股靜脈損傷導致深靜脈血栓形成。起始點位置過低,可能造成大隱靜脈分支血管不能閉塞,在股隱靜脈返流的作用下,分支血管區域出現曲張及大隱靜脈血栓再通。因此我們主張行大隱靜脈高位結紮既可有效保證手術效果,減少復發,又可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以及淺靜脈的血栓流入深靜脈。

  3、高位結紮聯合腔內鐳射治療的適應證

  在治療過程中作者體會到以下幾點:

  1、對於輕中度大隱靜脈曲張或伴有I、Ⅱ級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可行高位結紮聯合腔內鐳射治療。

  2、在股及膝上下有嚴重曲張靜脈團(血管直徑>1cm)者應配合區域性剝脫術。本組有3例患者出現復發即因未做區域性剝脫術所致。因此部分剝脫術對於較嚴重的曲張靜脈病例是非常必要的。

  3、對於區域性反覆發作靜脈炎及血栓性靜脈的患者,由於血管纖維化及內膜炎使管壁增厚、血管成持續擴張狀態,鐳射治療後仍會遺留曲張靜脈及不適感,也應行區域性剝脫術。

  4、對伴有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Ⅲ、Ⅳ級患者,單獨行EVLT治療而不解決深靜脈嚴重返流,有可能加重下肢淤血,增加淺靜脈復發機率,需聯合行深靜脈瓣膜修復術。

  4、高位結紮聯合腔內鐳射治療的優越性

  高位結紮聯合腔內鐳射治療與傳統手術方法療效比較具有明顯的優勢:

  1、患肢切口少、出血量小、手術時間短。

  2、恢復快、住院時間縮短。

  3、術後併發症相對減少。

  4、複發率低。

  5、符合現代人對審美的要求。上述各指標與傳統手術方法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5、高位結紮聯合腔內鐳射治療的併發症

  高位結紮聯合腔內鐳射治療術常見的併發症有皮下淤血、小腿區域性麻木感、面板灼傷等。減少併發症對於提高醫療質量有重要意義。本組有9例皮下出血患者,多數病例出現在開展EVLT早期,部位以小腿為主。由於鐳射對血管的損傷深度與血管直徑有關,較細的血管易發生穿透性損傷。將鐳射功率調整為膝上12―15W,膝下1O一12w,皮下出血病例明顯減少。本組有6例出現小腿區域性麻木感,這是由於隱神經在脛前內側與大隱靜脈伴行,鐳射產生的熱效應易造成鄰近隱神經損傷而出現相應分佈區域的感覺異常。由於脛前皮下脂肪較少,熱效應也可使面板灼傷。通過降低鐳射功率、外敷無菌冰袋以及外用溼潤燒傷膏等方法,可使小腿區域性麻木感及面板灼傷均明顯減輕。

  綜上所述,高位結紮聯合腔內鐳射治療大隱靜脈曲張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與傳統手術比較具有明顯優勢,但仍有一定的侷限性。由於EVLT在國內應用時間不長,經驗尚少,其遠期療效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