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病科 主任醫師 陳經勇

  膝骨性關節炎的一般治療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訓練、減肥、有氧操、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助行工具、職業治療、關節保護及日常生活的輔助設施等,相當一部分患者通過以上治療可以減輕症狀,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一、推薦的治療措施

  1、體質指數(BMI)超過25的患者至少要減輕5%體重:

  BMI指數(身體質量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健康中國成年人BMI指數介於18.5與24之間,而肥胖被認為是膝骨性關節炎重要的的誘發因素之一,因此BMI指數超過25,則應建議應適當減輕體重,促進康復。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2、有氧低強度適應性鍛鍊:

  堅持不懈的有氧低強度運動,可以使機體呼吸、迴圈、消化、肌肉、骨骼等系統得到自然的刺激,將體力衰退保持在最小限度內,對增進健康有巨大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說明,只要運動時自覺“稍累”時,已經達到了適度有氧運動的水平,所以,在運動時感到“稍累”或“有點累”就夠了。

  3、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

  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NSAIDs)治療骨性關節炎最常用的藥物,其目的是減輕關節疼痛等症狀、延緩軟骨退化過程和骨性關節炎的病理進展。美國疼痛學會推薦的骨性關節炎止痛藥首選對乙醯氨基酚(如撲熱息痛),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及過敏反應。目前多選用環氧化酶-2抑制劑(如塞來昔布等),其鎮痛作用強,且很少有胃腸道不良反應。

  4、關節腔內注射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如得保鬆)具有抗炎、抗風溼、抗過敏的功效,一般在關節腔內注射後2-4小時內緩解患膝疼痛、酸脹、僵硬等症狀。關節內注射的推薦劑量為:1-2ml/次,在獲得良好療效後,應在合適的間隔時間,由開始的劑量逐漸減量至能夠充分達到臨床療效的最低量來進行維持治療。

  5、半月板損傷或遊離體形成,可行關節鏡手術:

  半月板在關節內具有緩衝壓力,降低摩擦、增大關節活動度的作用,半月板的損傷將直接影響到關節的功能,加速關節退變,且軟骨再生條件差,確診後,應立即行關節鏡修補;關節內的遊離體可能來自於剝脫的軟骨、骨刺,破裂的半月板,以及軟骨瘤等,由於有關節液的營養支援,部分遊離體在關節腔內可繼續增大,刺激並加速關節退變的程序。常規的保守治療,如口服、外用藥物均不能消除或減小遊離體,在確診後,應及時手術取出遊離體。

  6、髕骨支援帶短期內緩解疼痛:

  7、中醫辯證內服外用治療:

  中醫一般將本病歸為“痺症(病)”來治療,所謂痺症,即風、寒、溼、熱等邪氣閉阻經絡,影響氣血執行,導致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的疼痛、重著、酸楚、麻木,或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等症狀的一類疾病統稱。治療一般以祛邪通絡為基本原則,一辨邪氣的偏盛,二辨正氣的虛實,分別給予祛風、散寒、除溼、清熱、化痰、行瘀,兼顧“宣痺通絡”的藥物口服或外用。研究表明,腎虛血瘀證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常見證型,約佔病人總數的60%以上,腎虛血瘀亦與關節軟骨退變有著密切的關係。體外及體內試驗均表明,補腎活血法可以增加關節內滑液的分泌、減少軟骨細胞的破壞、抑制細胞凋亡,對於影響關節退變的各種因素,如氧自由基、NO、RNA逆轉錄酶等,均有多靶點的作用。目前辯證治療常以補腎益氣,祛瘀通絡為法,配合鍼灸、按摩、理療等,多數處於病變早期患者,可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8、膝關節置換:

  對於長期非手術治療無效、關節嚴重變形、影響生活者可靠行膝關節置換術。目前,膝關節置換術的操作、器械、術後支援治療等都已相當成熟(具體可參見“什麼是膝關節置換術”章節),絕大多數病人可以通過這類手術恢復正常工作生活。

  二、可採用的治療措施

  1、透明質酸鈉膝關節腔注射:

  透明質酸為膝關節腔滑液的主要成分,是關節軟骨基質成分之一,起到潤滑關節,減少組織間摩擦的作用;。關節腔內注入後可明顯改善滑液組織的炎症反應,增強關節液的粘稠性和潤滑功能,保護關節軟骨,促進關節軟骨的癒合與再生,緩解疼痛,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常於關節內注射的劑量為25mg/次,每週一次,連用五週,須嚴格無菌操作。但近年來的某些研究結果認為,玻璃酸鈉等粘性物質的臨床療效並不明確,因此不被推薦使用。

  2、鍼灸取穴:

  根據目前循證醫學的證據表明,鍼灸對於緩解以疼痛為主訴的膝骨關節炎患者,療效明顯優於按摩、理療等其他方法。但本療法是否具有相關遠期療效及預期轉歸,尚待進一步研究。取穴一般採用:內外膝眼、足三裡、三陰交、懸鐘、太溪等辯證穴,每週治療兩次,四周為一個療程。

  3、按摩理療:

  按摩可明顯緩解患膝以僵硬為主的症狀,治療一般採用髕骨推拿、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等手法治療,每週兩次,四周為一個療程。紅外線、鐳射、低頻等理療可以促進區域性炎性物質吸收,使神經肌肉興奮性和生物活性升高,使區域性血管擴張,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和組織營養,對於緩解部分疼痛僵硬症狀有一定療效。

  4、氨基葡萄糖或硫痠軟骨素類藥物:

  氨基葡萄糖為構成關節軟骨基質中聚氨基葡萄糖(GS)和蛋白多糖的最重要的單糖,正常人可通過葡萄糖的氨基化來合成GS,但在骨關節炎患者的軟骨細胞內,GS合成明顯受阻或不足,導致軟骨基質軟化並失去彈性,膠原纖維結構破壞,軟骨表面腔隙增多使骨骼磨損及破壞。氨基葡萄糖可阻斷骨關節炎的發病機制,促使軟骨細胞合成具有正常結構的蛋白多糖,並抑制損傷組織和軟骨的酶的產生,減少軟骨細胞的損壞,改善關節活動,緩解關節疼痛,延緩骨關節炎症病程。但美國骨科醫師學會近年釋出的《美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指南》中,已將此類藥物作為不被推薦的治療藥物。

  三、不推薦的治療措施

  1、節鏡探查並清理術:

  以往認為關節鏡探查並清理術用於治療膝骨關節炎,具有痛苦小、併發症少,恢復快,療效顯著等特點。但近期的研究表明,此類手術遠期療效較差,患者多在1年內復發,且手術容易加重關節退變程序。因此,關節鏡手術並不一定優於理療或藥物治療,它主要只針對於有半月板撕裂或關節腔記憶體在遊離體的骨關節炎患者,在其他的情況下並不支援關節鏡的廣泛使用。

  2、穿刺沖洗:

  關節穿刺沖洗一直是治療骨性關節炎備受爭議的一種療法,理論上穿刺沖洗可以清除關節內炎性物質,促進代謝,改善症狀。但經過大量的研究考證,關節腔沖洗並未能起到有效的治療效果,且加大了關節內感染、加速關節退變的可能,目前,國外已不在使用此類方法治療膝關節炎。

  3、足部矯形肢具:

  此類治療以恢復關節機械及力學對線為主要目的,一次性投入較大,遠期療效不確切,治療時需配合藥物口服或外用,容易造成關節僵硬,活動障礙,目前已不採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