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治醫師 陳黎明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旨在號召全社會積極參與精神衛生工作,共同承擔防治責任和義務,推動形成理解、接納、關愛精神障礙患者的社會氛圍,保護和促進公眾心理健康。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0年資料顯示,我國重性精神病患者已達1600餘萬,城市約2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機。記者從內蒙古精神衛生中心瞭解到,自治區目前登記在冊的重性精神病患者3.7萬,以精神分裂症為多數,且精神分裂症的高發群體以青壯年為主。

  精神病在早期就會表現出一些症狀,如生活懶散、情感淡漠、自語自笑、多疑猜忌、莫名的身體不適感、情緒不穩、行為不合常理等。

  精神病患者往往對症狀所致的幻覺、妄想信以為真,做事不計後果。近幾年內,關於精神病人傷人、毀物的報道也屢見報端。那麼,為何會出現這些狀況呢?近日,記者走進內蒙古精神衛生中心,就精神疾病的常見症狀及精神疾病識別採訪了該院幾名專家。

  據介紹,精神分裂症病人大多數有幻覺、妄想的症狀。那什麼是幻覺呢?殷朝輝介紹,幻覺是精神科病人常見的一種感知障礙的症狀,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內臟幻覺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幻聽,患者表現為發呆、側耳傾聽、憑空對話。他們常常聽到有人在耳邊說話,甚至罵他,感覺“好煩”,干擾自己的正常生活,而且會表現得憤怒,和“聲音”對罵,還有的患者,在命令性幻聽支配下做出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幻聽不是聽錯,而是無聲音刺激感官卻被患者感受到的聽覺體驗。在我們精神重症病房的王姓患者,發病初期,經常聽到有人和他說:“你太懶了,你快去鋤地!你快去做飯!你這個廢人!”殷朝輝說,結果他就經常在半夜起來鋤地、做飯。

  那什麼是妄想呢?殷朝輝表示,妄想也是常見的精神症狀,是在病態思維基礎上,出現的與自我有切身關係的堅信不移的觀念,不接受事實與理性的糾正。妄想內容包括被害妄想、關係妄想、嫉妒妄想、附體體驗、誇大妄想、自罪妄想、物理影響妄想等,其中以被害妄想和關係妄想最為常見。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認為鄰居要害他,在他家井裡投毒,故而不敢喝水。認為鄰居潑水是在針對他,鄰居家的煙囪裡冒的煙故意飄到他家是想毒死他。認為街上的人都是鄰居派來跟蹤他的,故每天在身上揣著刀害怕“被殺”,直到一天,用刀捅傷路人說是“自衛”,要“先下手為強”。

  殷朝輝說,幻覺、妄想的患者無現實檢驗能力,對自己的虛幻的知覺不辨真偽,或對錯誤的信念深信不疑,做事不計後果,讓人猝不及防,這也就是為什麼提到精神病患者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恐懼、害怕、甚至避之不及的原因。有些患者是緩慢發病,早期常常不易被周圍人理解為精神病人,實際上,精神病在早期就會表現出一些症狀:生活懶散、情感淡漠、自語自笑、多疑猜忌、莫名的身體不適感、窺鏡症狀、情緒不穩、行為不合常理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