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王文

  一、扶正培本,提高免疫力,祛邪抗癌

  免疫力降低,可誘發腫瘤或促使其復發轉移。扶正培本是中醫藥的一大特色,而扶正類中藥往往是通過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來起治療作用的。因此,在癌症的康復期合理的服用一段時間的中藥,對於恢復體質、增強免疫力是有實用價值的。但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切不可亂吃藥,或盲目照搬他人的經驗。西京醫院中醫科王文

  補氣養血法:適用於中晚期癌症,手術、放化療後氣血虧虛而出現頭暈目眩、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黃、心悸失眠、脣舌指甲色淡、毛髮枯落、舌淡而嫩,脈細弱。

  【中藥】人蔘、黃芪、白朮、雲苓、黃精、山藥、當歸、白芍、枸杞、首烏、熟地等。

  滋陰養血法:適用於中晚期因發熱、感染、毒血癥、潰爛、滲液導致陰液虧損,或合併咳血、便血等出血症狀的血虛、腎陰不足證,舌紅無苔,脈弦細。

  【中藥】熟地、當歸、白芍、首烏、龍眼肉、雞血藤、紫河車、龜板、玄蔘

  養陰生津法:適用於晚期癌毒熱盛,放療後灼傷陰液,形體消瘦,五心煩熱,口燥咽乾,便結尿赤的陰虛內熱證。

  【中藥】北沙蔘,天冬,麥冬,天花粉,石斛,玉竹,玄蔘,生地,知母,鱉甲,烏梅。

  溫腎壯陽法:適用於中晚期癌症,放化療後,形寒肢冷,腰痠冷痛,尿頻而清,大便溏薄。

  【中藥】熟附子,仙茅,仙靈脾,巴戟天,補骨脂肉蓯蓉,蟲草,杜仲,川斷

  健脾和胃法:適用於中晚期癌症脾胃受損,食慾減退,飯後腹脹,噁心嘔吐,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中藥】人蔘,黨蔘,太子參,黃芪,白朮,山藥扁豆,茯苓,薏米,陳皮,炙甘草。脾虛溼停,配行氣化溼;有腹水配淡滲利溼;放化療後胃陰不足配滋養胃陰;常與理氣消食合用。

  健脾益腎法:適用於晚期癌症,手術,放化療後,氣血不足,髓海失充,形瘦乏力,眩暈耳鳴,面色無華,少氣懶言,納減腹脹或肢體浮腫,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膩,脈沉或沉細。

  【中藥】人蔘,黃芪,肉蓯蓉,淫羊藿,菟絲子,補骨脂,巴戟天,枸杞,首烏,女貞子,紫河車。

  疏肝理氣法:適用於情志、胸脅、月經等;胸脘痞滿,噯氣,泛惡,嘔吐;下腹脹痛,裡急後重;乳房脹痛;頸項癭瘤。

  【中藥】陳皮、枳殼、佛手、川楝子、香附、木香、延胡索、鬱金、刀豆、八月札、厚朴、蔻仁九香蟲

  活血化瘀法:適用於血瘀證,體內或體表包塊,刺痛、痛處固定;反覆出血,色紫黑;低熱纏綿;肌膚甲錯;舌質暗紫,或有瘀點、瘀斑,或有舌下靜脈粗張、青紫;脈澀滯。客觀指標:血流變提示高粘;微迴圈障礙;結締組織纖維化改變。

  【中藥】當歸,丹蔘,益母草,凌霄花,雞血藤,乳香,沒藥,三稜,莪術,蒲黃,五靈脂,石見穿,馬鞭草,虎杖,劉寄奴,水蛭,血竭,鬼箭羽

  化痰祛溼法:適用於消化道腫瘤的胸脘痞悶,嘔惡痰涎,腹水黃疸,大便溏薄;肺癌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無名腫塊,不痛不癢舌苔厚膩,脈濡或滑。

  【中藥】瓜蔞,皁刺,半夏,白芥子,膽星,山慈菇,貝母,蒼朮,藿香,佩蘭,薏仁,車前子,萆Z,防己,木通

  軟堅散結法:適用於腫瘤堅硬,不痛不癢,皮色不變以及無名中毒。

  【中藥】海藻,昆布,海浮石,生牡蠣,夏枯草,鱉甲,藤梨根,石見穿,莪術,八月札,瓜蔞,土鱉蟲,殭蠶。常與清熱解毒,理氣化痰合用。

  清熱解毒法:適用於熱毒熾盛,身熱頭痛,面紅目赤,口燥咽乾,五心煩熱,尿黃便祕,區域性灼熱疼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數或細數。

  【中藥】白花蛇舌草,金銀花,野菊花,連翹,半邊蓮,半枝蓮,蒲公英,地丁,魚腥草,敗醬草,三黃,山豆根,龍膽草,石上柏。熱毒易傷陰,與養陰涼血合用,寒涼易傷胃,配健脾和胃法

  以毒攻毒法:適用於邪實正不虛,臨床上常用於面板癌、宮頸癌、頭面、四肢、乳腺及陰莖癌;也常用於食管癌、胃癌、肝癌、直腸癌等消化道腫瘤。

  【中藥】斑蝥,蜂房,全蠍,蜈蚣,水蛭,蜣螂,蟾蜍,土鱉蟲,守宮,雄黃,砒石,馬錢子,洋金花,生附子,烏頭,大戟,芫花。多與扶正固本同用,適可而止,慎重掌握劑量。

  二、配合西醫,增效減毒

  由於手術、放療、化療等抗癌治療,都有不同程度的併發症和毒副作用,此時配合中醫藥針對不同情況辨證施治,有助於增加療效、減輕副作用,也有助於機體儘快恢復,按時、按量完成整套治療計劃。

  (一)與手術配合的辨證論治原則:

  術前調整陰陽氣血、臟腑功能,補氣養血,健脾益氣,滋補肝腎。以四君子湯,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保元湯,六味地黃湯加減;

  術後早期,手術、麻醉、出血、禁食、胃腸減壓造成的胃腸功能紊亂,以六君子湯加理氣化滯藥;術後營衛不固產生的虛汗,動輒汗出,以玉屏風散加太子參、五味子、白芍、浮小麥、煅龍牡等;術後併發炎症,發熱,施以清熱解毒法,依熱邪部位,清肺熱,清肝熱,清胃熱,清虛熱;術後瘻管形成,消化液大量丟失,見於口燥咽乾,納差,噁心,舌紅無苔,以養陰生津為主,藥選生地、麥冬、沙蔘等。

  術後晚期,扶正與祛邪並用,消除殘餘癌細胞,調節陰陽氣血的同時,儘可能的用具有消症瘕,散結快,祛痰核的藥,並長期服藥,以減少復發和轉移。

  (二)與放療配合的辨證論治原則

  表現為“熱邪、熱毒、火邪”的致病特點,早起以清熱解毒,生津潤燥,補氣養血為主;中期以清熱利溼,健脾和胃為主;晚期以滋補肝腎為主。

  放療中副反應的治則:

  1.放射性炎症:表現為熱毒症狀,區域性灼熱而痛,黏膜紅腫充血,舌紅苔黃,脈數。治法清熱解毒,生津潤燥;

  (1) 放射性食管炎,表現為胸骨後灼痛,吞嚥尤劇,藥以蒲公英,半枝蓮,石見穿,三七,枳殼,仙鶴草,八月札為主;

  (2) 放射性肺炎,表現為咳嗽、氣急、咯黃痰、發熱,藥以沙蔘、麥冬、天冬、天花粉、杏仁、橘皮、百部、石膏、紫苑、款冬花等為主;

  (3) 放射性膀胱炎,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血尿,腰骶痛,藥以生地,白茅根,大小薊,仙鶴草,木通,蓄等為主;

  (4) 放射性腸炎,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不爽,膿血便,肛門灼熱,方以葛根芩連湯,連理湯加減。

  2.消化道反應:表現為食慾減退,腹脹,噁心嘔吐,疲乏無力,以六君子湯加減,嘔吐加旋復花、竹茹、山藥,消化不良加薏仁、木香、雞內金、焦三仙;血象下降,表現為面色s白,頭暈目眩,氣短乏力,心悸怔忡,夜寐不寧,方以四物湯、二至丸加減。

  放療後的治則

  (1)唾液分泌減少,口乾咽燥,以玉女煎或沙蔘麥冬湯加減;2)區域性纖維化,疼痛,僵硬,並伴有發熱,紅腫,以軟堅散結,活血化瘀,佐以益氣養陰為主;3)肺纖維化,症見動則氣喘、氣急,或有咳嗽、咳痰,舌紫暗,苔白或黃,脈細數,治以養陰益氣,軟堅散結,佐以清熱化痰,宣肺止咳;4)脊髓損傷,治以補腎填精益髓,佐以活血祛風通絡。放療後應特別注意防止區域性復發和遠處轉移,改善生存質量,提高長期生存率。

  (三) 與化療配合的治則

  1.全身反應:臨床常見頭暈、面色s白,疲乏無力,精神萎靡,食慾不振,眠差,多夢易驚,二便失調。治以補氣養血,滋補肝腎,常用四君子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六味地黃湯加減。

  2.消化道反應:臨床常見食慾減退、上腹部飽脹、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治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嘔,常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加減。

  3.骨髓抑制:臨床常見血象下降,尤其是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有些病人還出現紅細胞減少及血色素下降,嚴重時全血減少併發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減少治療補氣為主,輔以滋補肝腎;紅細胞減少治療應氣血雙補,血小板減少治療以補氣攝血、涼血止血為主。整個化療期間均應配合中藥,以減輕化療毒副反應,保護骨髓,促進骨髓造血機能的恢復和重建。

  4.神經損傷:臨床常見指端麻木等症,治療以活血通絡、補腎益氣為主。

  5.臟器損傷:1)中毒性心肌炎,臨床常見心悸、氣短、胸悶不適,嚴重的可發生心力衰竭。心電圖有ST改變。治療以養心益氣、養血安神為主;2)中毒性肝炎,臨床常見食減納差,肝區疼痛不適,上腹飽脹,疲乏無力,嚴重時出現面板鞏膜黃染。化驗檢查可見肝功轉氨酶升高,治療以清利肝膽溼熱,輔以健脾益氣;3)腎臟、膀胱損傷,臨床常見膀胱刺激症狀,化驗檢查常出現蛋白尿、血尿,治療以清熱利溼、解毒通淋為主。

  三、中藥對放、化療的減毒作用

  (一) 中藥對骨髓造血機能的恢復作用

  1.心脾兩虛:心悸、氣短、神倦乏力、頭暈、食少、面色不華、眠差、舌質淡、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治則: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方以歸脾湯或八珍湯加減。

  2.肝腎陰虛:頭暈、耳鳴、腰膝痠軟、手足心熱、失眠多夢、舌質偏紅或少苔、脈細數。治則:滋陰涼血,補益肝腎。方以歸芍地黃丸加減。

  3.脾腎陽虛:身衰體怠、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納差、便溏、腰膝痠軟、舌淡胖、苔薄白、脈細、遲。治則:溫補脾腎、益氣填精。方以右歸飲加減。

  (二) 中藥對肝功能的保護作用

  1.以肝區痛、脅脹不舒為主要症狀,治則:疏肝解鬱、柔肝養血。方以柴胡疏肝散和四物湯加減。

  2.以乏力、腹脹、腹瀉、納差為主要症狀,舌暗或淡紅、脈弦細或沉細。治則:益氣和胃養血。方以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加減。

  3.以肝區刺痛、面色黝黑、口脣發紫、肝大為主要症狀,舌暗有瘀斑、脈弦或澀。治則: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方以逍遙散和膈下逐瘀湯加減。

  4.以面色鮮黃伴腹脹為主要症狀,舌紅苔黃或脈弦。治則:清熱利溼退黃。方以茵陳蒿湯加減。

  5.以單項轉氨酶高為主,其他臨床症狀不明顯者,治則:柔肝養血、清熱解毒,方以當歸六黃湯加減。

  (三) 中藥對腎功能的保護作用

  1.以水腫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治法方劑:

  (1)健脾益氣利水法:適用於脾氣虛弱而面色淡黃、納差乏力。腹脹痞滿、大便溏、舌淡、齒痕、脈沉細者,方以參苓白朮散合五苓散加減。

  (2)活血化瘀利水法:適用於放療後,區域性血液迴圈受阻,血瘀不行,臨床可見面色灰暗、脣紫、舌有瘀斑、脈弦澀。方以少腹逐瘀湯合五皮飲加減。

  (3)淡滲利溼祛水法:適用於水腫初期症狀不重,以停溼為主要症狀,如水腫、腹滿、小便不利、苔膩脈濡。方以五苓散合六一散加減。

  2.腎功能損害以蛋白尿、BUN升高為主的治療

  天津中醫醫院以益母草、蟬衣、海藻、昆布為基礎,陽虛者加巴戟天、菟絲子、肉蓯蓉、仙茅、仙靈脾;陰虛者加生地、熟地、女貞子、旱蓮草、桑葚、枸杞子、阿膠;溼熱者加黃柏、車前子、澤瀉、豬苓、瞿麥、q蓄、半枝蓮、連翹;西苑醫院以當歸芍藥散、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湯等治療蛋白尿;北京中醫醫院對單用健脾益氣法治療蛋白尿無效者加用鹿角膠、巴戟天、補骨脂、仙靈脾、菟絲子等治療有效。

  3.以血尿為主要症狀的治法方劑:

  (1)滋陰涼血法:適用於小便短赤帶血,色鮮紅、可伴有耳鳴、神倦、口感不欲飲、虛煩不得眠、腰膝痠軟、舌紅少苔、脈細數。方以小薊飲子加減。

  (2)清熱瀉火法:適用於小便赤熱、灼痛。心煩口渴喜飲、面赤口瘡、大便乾燥、舌紅苔黃、脈弦數。方以導赤散加減。

  (四) 中藥對放射性肺炎的預防及治療

  1.養陰潤肺止咳法:適用於乾咳少痰、口渴不欲飲、咽喉乾燥、鼻燥、身熱心煩、舌質紅苔薄白少津或無苔,脈細數。方以清燥救肺湯加減。

  2.涼血潤燥法:適用於喉癢乾咳、痰中帶血、胸脅牽痛、胸腹灼熱、或大便洩瀉、舌紅苔黃、脈弦數。方以阿膠黃芩湯加減。

  3.清熱涼營退熱法:適用於身熱、口渴、煩躁、大便燥結、舌紅苔薄黃,脈弦或洪大。方以玉女煎加減。

  4.清熱化痰法:適用於咳黃痰、胸脘痞悶、噁心納呆、苔膩脈弦滑。方以溫膽湯加減。

  5.補肺益腎法:適用於久咳不已、咳則遺溺、動則氣喘、舌紅或淡紅、苔薄脈沉細。方以百合固金湯加減。

  (五) 中藥對化療藥物引起的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

  1.心陰虛損:症見心悸胸悶、手足心熱或低熱、口乾盜汗,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或細數。方以天王補心丹加減。

  2.心脾兩虛:症見心悸氣短、動則加重、怔忡健忘、疲乏倦怠、面色少華、舌質淡胖、脈細弱。方以歸脾湯加減。

  3.氣陰兩虛:症見心悸怔忡、胸悶氣短、心煩失眠、口咽乾燥、自汗盜汗、舌淡紅或少津、脈細弱。方以生脈散加減。

  4.心陽不足:症見心悸氣短、面色蒼白、四肢不溫、便溏乏力、舌淡苔薄而潤、脈細。方以桂枝甘草湯加減。

  5.以結代脈為主、心神不寧、動悸不安、脈律不齊。治以補益氣血。滋陰和陽,方以復脈湯加減。

  (六) 中藥對放射性膀胱炎的治療

  1.清利下焦,通淋涼血法:適用於小便急痛、小腹脹痛、鏡下血尿、舌紅苔黃、脈弦數或弦,方以八正散加減。

  2.健脾益腎、溫補腎陽法:適用於氣短乏力、腰痠倦怠、夜尿多、小便頻數、自汗肢冷、舌胖、齒痕、苔白脈沉細。方以參附湯合參苓白朮散加減。

  3.清瀉實熱法:適用於尿急、尿黃赤、小便澀痛、咽紅舌幹、脈弦數。方以膀胱實熱方加減。

  4.活血散瘀涼血止痛法:適用於小腹刺痛、尿痛短赤、小便灼熱、尿血、心煩口渴、夜寐不安。舌暗紅,脈數。方以小薊飲子加減。

  (七) 中藥對放射性直腸炎的治療

  1.清熱涼血法:適用於大便溏洩、肛門灼痛、口中乾渴。舌紅絳、脈弦數或細數。方以清胃散加減。

  2.健脾緩急法:適用於便溏腹痛、下迫急注、乏力倦怠、苔白舌胖、脈沉細。方以參苓白朮散加減。

  3.固澀止瀉法:適用於瀉下不止、日數十行、不思飲食、舌淡或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方以真人養髒湯加減。

  4.活血止血法:適用於大便下鮮血、血水樣便、裡急後重、舌暗紅、苔白或黃、脈弦細。方以槐花散加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