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董建鵬

  如何根據原始初級資料判斷上呼吸道感染病原:

  1、從發病率上講,85~90%為病毒,細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體等亦可引起;

  2、細菌:中毒症狀重,熱退後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症狀輕,熱退後精神如常;

  3、細菌:多為馳張熱型(體溫忽上忽下);病毒:多為稽留熱型(體溫居高不下);

  4、扁桃體上有膿點,細菌;扁桃體上有皰疹、濾泡,病毒;

  5、扁桃體充血,表面不平、烏暗,細菌;扁桃體充血,表面光滑、色鮮、病毒;

  6、有卡他症狀(流清涕),病毒;有膿涕、膿性分泌物,細菌;

  7、病毒感染常伴皮,

  8、小年齡組(嬰幼兒),細菌多;大年齡組,病毒多;

  9、上感>3~5天,多合併細菌感染;

  10、清涕、稀薄痰,多見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認為其中少數為桿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為細菌;咳嗽痰少,多為病毒;

  12、祖國醫學認為:清痰(涕)為寒,黃(膿)痰(涕)為熱,現代醫學從另一側面認為:前者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分為桿菌,後者為細菌感染;

  13、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可輕度升高,但N多不高。細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種情況: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為陰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為陽性菌。

  分類比總數更有意義。

  14、機查血象WBC分類與手工差異大,應以手工為更準確;

  15、發熱伴寒戰,可能系細菌感染;

  16、發熱伴手足涼,可能是陰性菌感染(革蘭氏染色陰性菌敗血症,要警惕shock);

  17、在症狀、體徵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時,應結合CRP、NALP等檢查綜合分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