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血液病科 副主任醫師 申小惠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礙性疾病,臨床以貧血、出血和感染為主要表現。再障主要見於青壯年,其發病高峰期有2個,即15~25歲的年齡組和60歲以上的老年組。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根據骨髓衰竭的嚴重程度和臨床病程進展情況分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

  病因

  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原因只要是由機體免疫機能下降、造血幹細胞壞死、骨髓造血微環境遭到破壞引起的。

  臨床表現

  (1)急性型再障:出血、感染髮熱,60%以上有內臟出血,主要表現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視力障礙)和顱內出血。面板、黏膜出血廣泛而嚴重,且不易控制。病程中幾乎均有發熱,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門周圍發生壞死性潰瘍,從而導致敗血症。肺炎也很常見。
  (2)慢性型再障:貧血、面板黏膜出血等。

  治療

  西醫治療:主要依靠輸血、激素藥物、免疫製劑和骨髓移植等,輸血可以暫時提高血紅蛋白水平,不能起到治療作用,能夠暫時緩解病情;激素藥物和免疫製劑前期治療效果顯著,但是後期效果差,具有一定依賴性,停藥後易復發;骨髓移植配型艱難,手術存在風險,配型失敗前功盡棄,術後易復發。療效不穩定而且費用高,長期應用還會引起很多的毒副作用。

  中醫治療:對於不同病期,採用不同的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急性再障以涼血解毒為主,慢性再障以補益脾腎為主,並予辨證施護。急性期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主,採用犀角地黃湯加減。慢性期以健脾溫腎,填精益髓為主,採用黃芪建中湯合右歸丸加減。或以健脾滋腎,益精養血為主,採用大補元煎加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