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泌尿外科 主治醫師 胡禮炳

  外科醫生幾乎每天都在做手術,怎麼評價一名外科醫生的手術做得好還是不好呢?有人可能說年齡大的外科醫生肯定做得好,職稱高的外科醫生肯定做得好。這麼說有一定的道理。那麼年齡一樣大的醫生,職稱一樣高的醫生哪個做的更好呢?中國的外科醫生和外國的醫生哪個做得更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比較難了。筆者覺得外科手術有三個境界,適合所有不同專業、不同年資甚至不同國籍的外科醫生來對比評價。

  第一重境界是完成手術(Just do it)。所謂完成手術是指能獨立完成自己專業範圍內的手術,不需要上級醫生的指導或協助,只需要一兩名實習醫生做助手就能完成手術。我想大多高年資的外科醫生都能達到這個層次。因為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所謂熟能生巧,手術量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基本上都能達到這個層次。

  之所以說這個層次是最初級的水平,因為完成一個手術有的人是駕輕就熟,有的是揮汗如雨;有的是乾淨清爽,有的是血肉模糊。所以說完成一個手術,其質量的差別非常大。記得有一篇文章描述國內的一群精英去國外參觀學習。這些精英在國內都是有相當知名度的外科醫生,有很多醫生都認為自己能完成自己專業內的所有手術,而且速度非常快,並常常以此為自豪。

  當他們看到國外醫生戴著放大鏡在不慌不忙地做手術時就驚呆了,原來手術可以這樣做。別人做一個手術是當作一件藝術品一樣在做,精雕細刻,一絲不苟。這就是差距。

  相比較而言,揮汗如雨,血肉模糊地完成一個手術,僅僅只能算是完成了手術,是初級階段的外科醫生水平,當然,有的外科醫生一輩子也只能到這個水平,這個技術不是單靠數量積累就能夠提高的。從這個層次提高到下一個層次需要什麼條件呢?這就是我需要談到的第二重境界了。

  第二重境界是解剖性手術(Anatomic surgery)。所謂解剖性手術是指術者手術過程中循著正確的解剖徑路去完成手術。大家可能要說,每個醫生都是這樣在做手術啊,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老師就說了,要做好外科手術必須要熟悉解剖。

  的確是這樣的,但是真正意義上的解剖性手術要求術者首先是非常熟悉手術範圍內的解剖,其次是在手術技巧上也能達到解剖老師的水平。我們都上過解剖課,一個解剖標本拿出來給學生看的時候,所有的組織層次結構,所有的動脈、靜脈以及大小的神經都清清楚楚展現在學生的眼前。

  一個頸部解剖標本可能需要經驗豐富的解剖老師工作十多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才能完成。而我們外科醫生做一個甲狀腺可能只需要半個小時。也就是說,外科醫生的手術精細程度是和解剖老師不能比的。所以說解剖性手術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既要解剖清晰,又要速度快,這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

  解剖熟了,速度自然就快。最怕的是解剖沒有熟,而速度又很快,這是我前面談到的第一個層次的水平。解剖性手術包含兩個方面的概念,其一是對手術區域的解剖非常的熟悉,其二是手術技巧非常的高超。把解剖學好了,閉上眼睛就能想象盆腔的解剖結構,哪裡是血管,哪裡是神經,輸尿管怎麼走行,都是清清楚楚的,但是到了手術檯上就不是那麼清楚了。

  明明知道膀胱側面有一根神經和一根血管經過,但是要想很順利地把這根神經和血管解剖出來就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了。這就是一個手術技巧的問題。如果不管不顧,大刀闊斧地把血管斷掉,把神經斷掉,很快地把病變的膀胱切除。這就又回到了第一個層次了。解剖性手術有什麼好處呢?首先是損傷小,沿著正常的解剖徑路去走,每個器官之間都有一個解剖間隙,順著這個間隙去手術,那麼損傷周圍組織的機會非常小。

  比如說切子宮不會損傷輸尿管,切前列腺不會損傷直腸。大多數人都認為損傷就是面板切口的損傷,切口小損傷就小,其實切口裡面的損傷比外面能看到的損傷要大得多。其次是出血少,沿著正確的解剖徑路去手術,自然能避開不必要損傷的血管,出血自然就少,術後恢復當然就快。解剖性手術最重要的優點是功能恢復好。

  比如前列腺癌根治術或者膀胱癌根治術,如果術中能避免神經的損傷,避免尿道外括約肌的損傷,那麼術後尿失禁的發生率就大大降低了,術後患者的生活質量就明顯提高了。這就是為什麼國外專家做盆地手術喜歡戴上放大鏡的原因。

  第三重境界是藝術性手術(State of art)。任何一門科學或技術達到最高層次就是藝術級別了。這也是大科學家都喜歡藝術的原因。能達到藝術級別的外科醫生才是真正的大師,是解剖級外科醫生更高層次的昇華。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按道理說,能夠把手術做得像解剖老師一樣清晰完美應該是外科醫生的頂點了,那麼藝術大師更加高明在哪裡呢?

  那就是在通曉了現行的所有手術方法和技巧後,創造出更新的手術方式,能獲得更好的手術效果。更簡單一點來比較,解剖級外科醫生主要是學習,通過學習和體會,逐步提高自己的手術技巧,這也需要有一定的天賦。藝術級外科醫生除了學習之外還有創造,有提高,高於其他所有的人,站在學術界的最前沿。

  Hopkins醫院的泌尿外科醫生Patrick C. Walsh教授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首次提出保留神經的前列腺癌根治術,讓數百萬前列腺癌患者在手術後獲得了正常的性功能。他的偉大成就不愧為一代大師的稱號。我們中國有沒有這樣的大師呢?也有的!請大家看一看莊子的《庖丁解牛》就知道了。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p,砉然向然,奏刀d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意思是說庖丁在殺牛的時候他的腳步踏著《桑林》的舞曲,他的節奏和著《經首》之樂的節拍。他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意思是說,他所達到的層面是“道”,早就超越了所謂的“技術”了。庖丁的境界就是藝術的境界,也就是我國古老的“道”的境界,這應該是所有外科醫生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