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感染科 主任醫師 黃榮衛

  一、CMV感染後機體相關變化

  機體受CMV的感染後,可出現多種抗體。乳汁、宮頸分泌物、唾液中儘管有特異性抗體出現,包括中和抗體。但仍能檢出CMV,說明抗體並不能阻止病毒擴散。胎兒從母體被動獲得的抗體不能阻斷經宮內、產道或乳汁傳播的感染。研究證明,致死性CMV攻擊前,在小鼠腹腔或靜脈注入0.2ml高效價抗CMV球蛋白,可完全保護動物免於死亡。1個月後再用CMV等二次攻擊,動物仍全部存活,表明抗體有降低CMV的毒力作用。

  初次感染後,CMV將在宿主細胞中無限期存在成潛伏狀態。可能累及多種組織器官,屍檢提示肺、肝、胰、唾液腺、中樞神經系統及腸也可能是病毒潛伏場所。先天性感染的嚴重程度,與缺乏產生沉澱抗體的能力和T細胞對CMV的應答有關。

  兒童和成年人感染CMV後,在外周血中出現具有抑制細胞毒表型的活化T淋巴細胞,如果宿主的T細胞功能受損,潛伏的病毒就可能復活並引起多種症候群。組織移植後發生的慢性刺激,為CMV活化,誘發疾病提供了條件。某些針對T細胞的強烈免疫抑制劑如抗胸腺細胞球蛋白,與臨床CMV症候群高發率有關。此外,CMV在功能上可作為輔助因子,使潛伏感染的HIV活化。

  CMV感染可引起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特別是細胞免疫功能下降。CMV感染對胸腺發育及脾細胞、單核吞噬細胞、NK細胞及CTL細胞的功能有著顯著的影響。

  (一)、對胸腺、脾臟的影響

  實驗室急性CMV感染的新生豚鼠,胸腺發育受抑,T細胞數減少,成年鼠感染CMV後,88%胸腺可檢出CMV。

  CMV感染致脾功能受影響,脾臟淋巴細胞對conA刺激的增殖下降,脾細胞產生的IL-2顯著降低。

  (二)、對免疫細胞的影響

  CM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與病毒在細胞內的複製有關。CMV可以在單核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及一些尚未確定的單核細胞中複製,其中單核吞噬細胞最易感染CMV,淋巴細胞在免疫反應中具有重要的調節功能和效應功能。CMV感染後,可引起淋巴細胞的多種免疫功能受損。

  CMV感染多表現為急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外周血淋巴細胞對有絲分裂原、CMV抗原和HSV抗原增殖反應減弱,誘導干擾素水平下降,CD4/CD8比值從1.7±0.7下降為0.2+0.2,T細胞活性降低.這種變化有的可持續相當長時間,病後10個月,大多數患者T細胞亞群比例仍未完全恢復正常。

  CMV感染的免疫抑制作用主要是被病毒感染的大單核細胞和CD8細胞的功能異常所致。單核吞噬細胞在抗CMV免疫中起著樞紐作用,不但可以直接吞噬、殺傷病毒,更重要的是可以處理、提呈抗原,分泌細胞因子,調控和擴大免疫反應。

  當CMV感染後,單核吞噬細胞功能受到影響,CMV感染巨噬細胞引起其吞噬功能降低,細胞內氧自由基產生減少,FC受體、補體受體的表達發生改變,且其抗原提呈功能降低,產生IL-1降低,對IL-1及IL-2的反應亦降低。Moses等用胸腺細胞增殖試驗檢測,IL-1活性降低,IL-1產生降低可引起TH/TS細胞比例失衡。

  NK細胞有拮抗CMV擴散的作用。NK細胞積極參與了抗CMV感染的全過程,但存在高的NK活力不一定是保護性應答,而是活動性感染的證明。NK細胞雖不能阻止原發性CMV感染的出現,但一旦存在感染後,NK細胞能在CMV感染早期出現,有限制擴散、使感染侷限的作用。

  NK細胞、CTL細胞是抗CMV的重要效應細胞。在CMV複製早期,感染性病毒體產生前,它們能裂解感染細胞,使病毒在細胞間擴散流產。在小鼠模型中,病毒作用了3-5天時,抗病毒效應由NK細胞介導,NK細胞活性可由IFN增強。6-21天,脾、外周血存在CTL細胞的殺傷活性。

  NK細胞、CTL細胞活性的高低決定了機體對CMV感染的敏感性及感染恢復的難易性。但CMV感染時,NK細胞及CTL細胞活性亦受到嚴重影響。此外,特異性細胞免疫有阻止CMV感染再發作用。有人檢測了20個發生CMV感染腎移植受者T細胞應答,發現有14個有CMV細胞毒應答,而6個不出現細胞毒應答者有嚴重的臨床後果。因此,特異性T細胞存在,有阻止CMV感染再發的作用。

  二、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因感染途徑不同而異。先天性鉅細胞病毒感染者有20%在出生時無任何症狀,但也有出生後不久出現昏睡、呼吸困難和驚厥等,並於數天或數週內死亡。其他症狀有意識運動障礙、智力遲鈍、肝脾腫大、耳聾和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等。

  圍產期感染的嬰兒絕大多數沒有症狀,只有少數在出生後3個月發生間歇性發熱、肺炎和單核細胞增多症。成人的鉅細胞病毒單核細胞增多症比兒童多見,主要表現為發熱和疲乏。在發熱1-2周後,血液中淋巴細胞絕對值增多,且有異形性變化、脾腫大和淋巴結炎等。

  因輸血所致的鉅細胞病毒單核細胞增多症,多發生於輸血後3-4周,症狀與一般的鉅細胞單核細胞增多症相同,偶爾可發生間質性肺炎、肝炎、腦膜炎、心肌炎、溶血性貧血及血小板減少症等。腎移植患者在術後2個月內幾乎都會發生鉅細胞病毒感染,50%-60%無症狀,40%-50%的病人表現為自限性非特異性綜合徵。艾滋病患者幾乎都有鉅細胞毒感染,有廣泛的內臟損害。

  三、預防:

  鉅細胞病毒對人類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們應積極預防其發生。

  1、進行有意識的身體素質的鍛鍊。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及抗病能力,特別是育齡期婦女,以減少鉅細胞病毒對胎兒的嚴重危害。

  2、對於孕婦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等患者要注意保護,使她們遠離傳染源。

  3、注意環境衛生、飲食衛生。

  4、乳汁中鉅細胞病毒陽性者,不應哺乳。

  5、免疫防治。尚在研究和探索中。

  四、鉅細胞病毒感染的實驗室檢查:

  (一)、病毒分離

  最好用唾液、尿液、生殖道分泌物、乳汁和白細胞,接種到人的成纖維細胞內繁殖和分離,細胞病變效應(CPE)在1天或數週後出現,經固定和HE染色後可觀察到鉅細胞,核內有內包涵體,核周暈圈及嗜酸性胞漿內包涵體,很象“貓頭鷹眼”(owl′s eye)亦可用單克隆或多克隆抗體的熒光染色等方法檢查。

  (二)、血清抗體檢測

  最常用的有補體結合試驗(CF)、間接免疫熒光試驗(IIF)、免疫酶試驗(EIA)、間接血凝試驗(IHA)和放射免疫試驗(RIA)等檢測CMV-IgG和IgM抗體。當單份血清標本已確定既往有CMV感染時,應當立即留血清標本,以及間隔2周、4周、8周再留血清標本,結合病毒分離可作原發感染診斷。

  (三)、DNA探針

  已廣泛應用於檢測CMV,其中以32P標記的探針敏感性最高,對某些標本來說,雜交方法可能比病毒分離更敏感。

  (四)、聚合酶鏈式反應(PCR)

  1、鉅細胞病毒的感染分為先天性感染(宮內感染)和後天性感染;新生兒生後兩三週 )鉅細胞病毒的感染分為先天性感染(宮內感染)和後天性感染;新生兒生後兩-三週 陽性,一般判斷為宮內感染。以內血清鉅細胞病毒 IgM 和 DNA 陽性,一般判斷為宮內感染。宮內感染主要會影響寶寶聽力。宮內感染往往問題很多,而後天感染一般沒有症狀。 聽力。宮內感染往往問題很多,而後天感染一般沒有症狀。 病毒感染很常見 有時很難分清宮內感染還是出生時感染。

  2、鉅細胞病毒感染很常見 有時很難分清宮內感染還是出生時感染。可做聽力篩查,最 )鉅細胞病毒感染很常見,有時很難分清宮內感染還是出生時感染 可做聽力篩查, 主要的危害是影響聽力。 主要的危害是影響聽力。

  3、鉅細胞病毒感染後會一直在體內。我國大部分人體內都有這個病毒。鉅細胞病毒感染後會一直在體內。我國大部分人體內都有這個病毒。陽性。

  4、母乳餵養不是鉅細胞病毒感染的禁忌症,我國很多人母乳中鉅細胞病毒 DNA 陽性。母乳餵養不是鉅細胞病毒感染的禁忌症, 只要是足月、免疫功能正常的小孩,就可以母乳餵養。 只要是足月、免疫功能正常的小孩,就可以母乳餵養。

  5、鉅細胞病毒的治療藥物會有副作用,因此治療僅限於有症狀的感染,限於有鉅細胞病。鉅細胞病毒的治療藥物會有副作用,因此治療僅限於有症狀的感染,毒活躍複製。 活躍複製的指標是血中 CMV-DNA 陽性。 陽性。 如聽力正常, 陰性, 毒活躍複製。 如聽力正常,血中 CMV-DNA 陰性, 不需要治療。 不需要治療。 的原因很多,

  6、引起轉氨酶高,黃疸的原因很多,並不一定是鉅細胞感染。)引起轉氨酶高,黃疸的原因很多 並不一定是鉅細胞感染。

  (7)鉅細胞感染主要是原發感染會引起問題,

  五、治療

  正常兒童及成人感染鉅細胞病毒,一般都只有輕微症狀,毋須治療。通常只有免疫系統缺陷病人才需要治療。阿糖腺苷、阿昔洛韋、干擾素等對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對本病均無效。有學者報道,預防應用大劑量阿昔洛韋,可降低骨髓移植和腎移植病人鉅細胞病毒感染的發生率,但未獲公認。

  1、更昔洛韋:更昔洛韋體外抗單純皰疹病毒和鉅細胞病毒的活性l0~100倍強於阿昔洛韋,被許可用於愛滋病病人的鉅細胞病毒視網膜炎,以及用於器官移植病人以預防鉅細胞病毒感染。

  更昔洛韋治療鉅細胞病毒視網膜炎的劑量為5毫克/每公斤體重,靜注,1日2次,14~21日,然後繼續以每日5~6毫克/每公斤體重,應用6~7日,可延緩視網膜炎的進展。

  如果確診嬰兒鉅細胞病毒感染,可以用更昔洛韋治療,每次5mg/kg,一天2次,二週後複查肝功能(GPT,黃疸指數等),體檢肝臟大小變化。大多數的患兒預後良好。可以繼續母乳餵養。父母不需要再作檢查。

  注意:更昔洛韋治療鉅細胞病毒,雖然在開始治療後1~4周,血和尿培養轉為陰性,但停止用藥2~5周後,所有病人臨床症狀復現,病毒學檢查又轉陽性,故必須長期應用每日5毫克/每公斤體重,每週5日的維持量,但常因發生白細胞減少而不得不終止治療。

  對其他型別的鉅細胞病毒感染,更昔洛韋的效果不一,早期治療可獲一定效果,但如同視網膜炎,終止治療後亦往往復發。

  更昔洛韋單獨用於治療鉅細胞病毒肺炎的療效較差,但與鉅細胞病毒免疫球蛋白聯合應用後,可顯著提高臨床有效率。

  2、膦甲酸鈉:能抑制皰疹病毒的DNA聚合酶和HIV-l的逆轉錄酶。近已獲批准用於併發鉅細胞病毒視網膜炎的愛滋病病人,劑量為60毫克/每公斤體重,1日3次,3周後,繼以每日90毫克維持量,可延緩視網膜炎的進展,存活時間亦延長,可能與其抗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作用有關。

  膦甲酸鈉對耐受更昔洛韋的鉅細胞病毒感染有效,但因膦甲酸鈉有腎毒性、電解質失衡、抽搐、噁心等副作用,病人不易耐受。

  輕度的CMV感染通常不需治療而可自行緩解,當感染威脅到人的生命或視力時,就需用更昔洛韋或膦甲酸進行抗病毒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