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胃腸與疝外科(普外科) 主治醫師 丁建

  腹外疝: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部位,通過先天的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即稱為疝,疝最多發生於腹部,腹部疝又以腹外疝為多見,腹外疝是由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連同腹膜壁層、經腹壁薄弱點或孔隙,向體表突出所形成。

  腹內疝是由臟器或組織進入腹腔內的間隙囊內而形成,如網膜孔疝。真性腹外疝的疝內容物必須位於有腹膜壁層所組成的疝囊內,藉此可與內臟脫出相鑑別。

  一、臨床型別

  1、可復性疝:疝內容物很容易回納到腹腔內;

  2、難復性疝:疝內容物不能完全回納入腹腔,但並不引起嚴重的症狀,多數是因大網膜與疝囊發生粘連所致;

  3、滑動性疝:腹膜後位臟器隨後腹膜被牽拉下降,滑出疝環,並構成疝囊的一部分,常不能還納,也屬難復性疝的一種;

  4、嵌頓性疝:當疝環狹小,而腹內壓突然增高時,疝內容物強行擴張囊頸而進入疝囊,而被囊頸卡住,使內容物不能回納到腹腔,產生腹痛、嘔吐等一系列症狀;

  5、絞窄性疝:被嵌頓的疝內容物的血液供應發生障礙,甚至完全被阻斷,導致疝內容物發生壞死,引起腹膜炎。按發生的部位常見的腹外疝有腹股溝疝、股疝、臍疝、切口疝。

  二、臨床表現

  腹股溝疝:是指發生在腹股溝區的腹外疝,可分為腹股溝斜疝和腹股溝直疝兩種:

  腹股溝斜疝:多見於嬰幼兒和中年男子,右側多見。起初症狀不明顯,僅在站立、行走或劇烈咳嗽等腹內壓力增高時出現腹股溝區腫脹和輕微疼痛,以後在腹股溝區或陰囊內可有復性包塊,平臥或用手推後腫塊消失。可發生嵌頓、絞窄。腹股溝區可見腫塊,墜入陰囊則多呈梨形,上端小、下端寬大,質軟,咳嗽時觸及包塊,有衝擊感。平臥或向外上方推擠時,包塊可還納、回納後按住內環口,令患者咳嗽,以增加腹壓,包塊不出現。

  腹股溝直疝:多見於老年體弱者,特別是伴有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難、慢性支氣管炎和習慣性便

  腹外疝: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部位,通過先天的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即稱為疝,疝最多發生於腹部,腹部疝又以腹外疝為多見,腹外疝是由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連同腹膜壁層、經腹壁薄弱點或孔隙,向體表突出所形成。腹內疝是由臟器或組織進入腹腔內的間隙囊內而形成,如網膜孔疝。真性腹外疝的疝內容物必須位於有腹膜壁層所組成的疝囊內,藉此可與內臟脫出相鑑別。

  臍疝:臍疝多見於小兒和肥胖的經產婦女。小兒臍疝在啼鬧,便祕時臍部出現半球形包塊,無其它不適。成人臍疝可發生腹痛、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小兒臍疝一般不超過2釐米,多在臍部上方可觸及腹壁的缺損,成人臍疝不易還納,可觸及疝環或臍部的腹壁缺損。當發生嵌頓時疝塊變硬,出現腹痛和腸梗阻的表現。

  切口疝:有手術史。站立、行走、咳嗽、腹部用力時,腹壁切口處有腫塊突出,可伴有消化不良,腹脹、腹部隱痛等不適。檢查時腹部切口可見手術瘢痕處隆起,可能及質軟的腫塊,站立明顯,平臥後消失,並可觸及加周圍的腹肌裂開、腹壁缺損,及疝內容物。

  三、病理病因

  腹壁強度降低和腹內壓力增高是腹外疝發病的兩個主要

  1、腹壁強度降低:引起腹壁強度降低的潛在因素很多,最常見的因素有:

  ①某些組織穿過腹壁的部位,如精索或子宮圓韌帶穿過腹股溝管、股動靜脈穿過股管、臍血管穿臍環等處;

  ②腹白線因發育不全也可成為腹壁的薄弱點;

  ③手術切口癒合不良、外傷、感染、腹壁神經損傷、老年、久病、肥胖所致肌萎縮等也常是腹壁強度降低的原因。生物學研究發現,腹股溝疝病人體內腱膜中膠原代謝紊亂,其主要氨基酸之一羥脯氨酸含量減少,腹直肌前鞘中的成纖維細胞增生異常,超微結構中含有不規則的微纖維,因而影響腹壁的強度,另外發現,直疝病人吸菸者血漿中促彈性組織離解活性顯著高於正常人。

  2、腹內壓力增高:慢性咳嗽、慢性便祕、排尿困難(如包莖,膀胱結石)、腹水、妊娠、舉重、嬰兒經常啼哭等是引起腹內壓力增高的常見原因。正常人雖時有腹內壓增高情況,,但如腹壁強度正常,則不致發生疝。

  四、西醫治療

  1、非手術治療:對1歲以內的腹股溝疝可暫不手術,可用棉線束帶壓迫內環處,防止疝塊突出,部分可在生長髮育中,腹肌逐漸強壯而可自愈。小兒臍疝可用膠布固定法,即將臍疝還納後,用小塊柔軟絨布墊住臍部,用5釐米的膠布從一側腋中線橫行緊貼臍部,每l-2周更換一次,半年內可愈,但由於膠布有過敏的可能,也可用5分錢大小的金屬片,鑽眼穿繩,並用軟絨布包裹後,按壓在臍部,並將繩子繞腰後打結。對老年體弱不宜手術者可用疝帶壓迫於內環,日間纏帶,休息時解除。對早期嵌頓性疝,應在醫院試行手法復位。復位成功後應觀察24小時,注意腹病是否好轉。

  2、手術治療:對各類腹外疝原則上均應行手術治療,治療方法很多,但總的原則是疝囊頸高位結紮、疝修補和疝成形術。

  五、中醫治療

  內服可用小茴香15克,煎湯內服;或黃芪片5片,一日2-3次。外治可用生香附子60克,研粗末,食鹽60克用酒醋炒熱,用布包頻熨患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