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通外科 主任醫師 周繼盛

  我國胃癌在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胃癌的確切病因不十分明確,但以下因素與發病有關:

  1、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因素  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長期食用燻烤、鹽醃食品的人群中胃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食物中缺乏新鮮蔬菜與水果與發病也有一定關係。吸菸者的胃癌發病危險較不吸菸者高50%。

  2、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Hp)感染也是引發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國胃癌高發區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比低發區13%-30%的HP感染率明顯要高。幽門螺桿菌能促使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及亞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環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細胞的過度增殖,導致畸變致瘤。控制感染在胃癌防治中的作用已受到高度重視。

  3、癌前病變  癌前病變是指一些使胃癌發病危險性增高的良性胃疾病和病理改變。易發生胃癌的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後的殘胃,這些病變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過程、胃黏膜腸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時間長久有可能轉變為癌。胃息肉可分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前兩者惡變可能性很小,胃腺瘤的癌變率在10%-20%左右,直徑超過2cm時癌變機會加大。瘤前病變係指容易發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改變,本身尚不具備惡性特徵,是從良性上皮組織轉變成癌過程中的交界性病理變化。胃黏膜上皮的異型增生屬於癌前病變,根據細胞的異型程度,可分為輕、中、重三度(目前病理描述為低級別、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重度異型增生與分化較好的早期胃癌有時很難區分。

  4、遺傳易感因素  胃癌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家族發病率高於人群2-3倍。最著名的Bonaparte家族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遺傳因素在胃癌發病中的作用,拿破崙、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死於胃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