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鼻脣溝發紅皸裂的鑑別診斷:

  1、頭面部銀屑病。損害分散成片狀,境界分明,鱗屑很厚,觸之高低不平,頭髮不脫落,短髮聚集而成束狀,重者損害可連成大片,擴充套件至前髮際處,侵及前額數釐米。颳去鱗屑有薄膜現象(即將鱗屑刮除,其下為一紅色發亮的薄膜)及出血現象(即輕刮薄膜可出現散在小出血點),薄膜現象和出血現象是銀屑病損害的重要特徵。

  2、玫瑰糠疹。好發於頸、軀幹、四肢近端,呈橢圓形斑疹,中央略帶黃色,邊緣微高隆起,呈淡紅色,上附白色糠秕樣鱗屑。初起為單個損害,稱為母斑;母斑漸大,直徑可達2~5cm或更大,有時可有2~3個母斑同時出現,1~2月後陸續出現較小的紅斑,發生於軀幹處,皮疹長軸與皮紋一致,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不復發。

  3、體癬。損害邊緣隆起而狹窄。境界清楚,有中央痊癒向周圍擴充套件的環狀損害。瘙癢明顯,患者往往有手足甲癬的病史。

  4、紅斑性天皰瘡。主要分佈於面、頸、胸背正中部。開始在面部有對稱形紅斑,上覆鱗屑及結痂,頸後及胸背部紅斑基礎上有水皰出現,破裂後形成痂皮,尼氏徵陽性。(即在皰頂施加壓力,即可見皰液向周圍表皮內滲透;牽拉皰壁之殘壁,引起周圍表皮進一步剝脫;更為重要的是外觀正常的面板也一擦即破)。

  5、酒渣樣皮炎。

不累及頭皮部位。眉毛及鼻脣溝不是好發部位,多有長期外塗激素製劑的用藥史。

  發生在面部又稱面部脂溢性皮炎,面部脂溢性皮炎常由頭皮蔓延而來,面部以前額、眶上、眼瞼、鼻脣溝尤甚。初起患處發紅,迭出粟粒大小丘疹,其色淡紅,久則融合,顏色黃紅,上覆油膩厚痂,如膏似脂,或津水黃粘,瘙癢不止,眉毛常因搔抓而稀少脫落,鼻脣溝及耳後可有皸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