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胡杰

  多數老人都或多或少有過眩暈症狀的出現。眩是視物昏花或眼前發黑;暈是自感身體或外界景物旋轉擺動,站立不穩。二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那麼劇烈眩暈,站立不穩是如何引起的呢?引起老年人眩暈的病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四類。
  第一類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它的特徵是在某些特定的動作之後可誘發短暫的眩暈發作,包括抬頭、翻身或彎腰後直立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大部分病例病因不明,除了已知的頭部外傷、前庭神經炎和迷路炎及中耳手術併發症有關以外,有證據表明,它可能與氧化應激和脈管炎相關,並且把它認為是缺血性腦中風發作的獨立高危因素。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通常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有時不需要接受任何處理即能自行緩解,但緩解時間較長,一般在一個月左右。
  第二類是後迴圈缺血。它是指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性缺血發作和腦梗死。後迴圈也稱椎-基底動脈系統,由椎動脈、基底動脈和大腦後動脈組成。椎基底動脈結構異常或疾病,如椎動脈夾層、椎動脈粥樣硬化等腦血管病變或頸椎旋轉性椎動脈閉塞等均能使椎-基底血管狹窄或閉塞,引起後迴圈缺血。後迴圈缺血根據累及的結構不同可以產生眩暈、平衡失調感、暈厥前狀態的多種臨床表現。
  高血壓也是引起老年人眩暈的一類病因。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大動脈逐漸硬化,順應性下降,老年人收縮壓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而舒張壓在60歲後則緩慢下降,脈壓增大。當平均血壓上升到180mmHg以上時,腦血管自主調節舒縮狀態的功能減弱甚至消失,同時大動脈的順應性下降,腦血管由收縮轉為擴張,過度的血流在高壓狀態進入腦組織,可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甚至意識模糊昏迷。

  最後是精神源性眩暈,也稱慢性主觀性眩暈。它是由於軀體性疾病所誘發的急性眩暈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疾病的反覆發生使前庭中樞或外周系統處於變化的不穩定狀態。從而使原發或繼發的精神源性眩暈互相影響,長期遷延不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