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康復科 主任醫師 侯梅

  掌紋遺傳屬多基因遺傳,具有個體特異性。在胎兒的第13周開始發育,第19周完成,一旦形成,終生不變,有高度穩定性。即使是一卵雙生兒,儘管整體結構上看起來是完全相同的特徵,但也總有一些差別,詳細圖形不完全相同。
  掌紋可分三個主要區:大魚際、小魚際和指間區。大魚際位於拇指下方。小魚際位於掌的小指側下方。在第二到第五指基部各有一三叉點,依次標為a、b、c、d。在掌下方,正常情況下是在大、小魚際底端,手掌基部正中部位附近,有個三叉點,稱三叉t。從t點向a和d連線得一夾角,叫atd角。
  正常人的atd角一般用“t”表示,我國正常人的atd角平均約為41°。但某些遺傳病患者的三叉t位點在手常駐上位置有變化,從而使atd角異常。異常的atd角用“t′”和“t″”表示, 46°< t′< 63°< t″。如先天愚型患者at′d角平均值約為70°。三叉點t′的出現在正常人中為2%,先天愚型中為82%,三叉點t″出現在正常人中為3%,而在18三體中為25%、13三位中為81%、5P-患者為80%。
  有些異常掌紋與遺傳病有明顯的相關,可用於遺傳病、特別是染色體病的初篩和輔助診斷。掌紋判斷的途徑如下:

  1、通過指紋形判斷
  指紋依指端外側三叉的有無和數目分3種類型:弓形紋、箕形紋和鬥形紋(這裡所謂三叉是指紋中有三組不同走向的嵴線匯聚在一處呈“Y”或“人”字形者)。
  弓形紋: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指紋圖形,其特點是全部由弓形的平行紋理組成,其紋線自一側走向它側,中部隆起如弓形,無三叉點。
  箕形紋:我國俗稱簸箕,其紋線自一側起始,斜向上彎曲後,再歸回原側,形似簸箕。簸箕開口處即箕腳的一側有一呈三方向走形的紋線,稱三叉點。根據箕形紋開口方位的不同,又可分為正箕或稱尺側箕狀紋和反箕或稱橈側箕狀紋。正箕的開口對著本手的小指,左手印出的指紋開口向著右方,右手印出的開口向著左方。
  鬥形紋:包括環形、螺形、囊形、絞形、偏形、變形等幾種。環形、螺形和囊形俗稱鬥。絞形和偏形又稱雙箕。這些型別都具有兩個三叉點,在分類上把它們一併列入鬥形紋範圍。
  正常人各指紋圖形有一定的出現頻率,正常人雙手指紋以正箕和鬥形紋型別居多,而弓形紋和反箕則少見。但遺傳病患者中指紋出現率則有異常。如正常人群中第4、5指的反箕僅佔0~1%,而先天愚型患者則以反箕居多。雙手中指紋型為弓形紋的總數大於7,在正常人群中僅約1%,而在18三體患者中則多達80%。雙手中指紋型為鬥形紋總數大於8,在正常人群中僅有8%,而在5P-患者(貓叫綜合徵)中達到32%。以上病例為染色體病患者的皮紋變化。單基因和多基因遺傳病也都有一定的皮紋改變:空間隔缺損(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尺側箕紋增加;房間隔缺損患者橈側箕紋增加;法樂四聯症患者鬥形紋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尺側箕紋增加,鬥形紋減少。

  2、通過掌褶紋判斷
  掌褶紋指面板與深層筋膜相連而成的褶線。正常人手掌褶線主要有3條:大魚際褶線、近側橫褶線和遠側橫褶線。三者位置關係:近側橫褶紋與大魚際橫褶紋在橈側相連線,而遠側橫褶紋分開。
  有一種掌褶紋稱通貫手,即遠近側褶紋合成一條橫貫全掌的褶紋。雙手均為通貫手的人在正常人群中僅佔2%,而先天愚型中為31%、18三體中為25%、13三體中62%、50%患者中為35%。
  3、總嵴紋數
  嵴紋計數是指從箕形紋或鬥形紋的中心點到三叉點的中心畫一直線,然後計算這條直線所經過的嵴紋數目。將左右兩手的10個指頭的嵴紋數相加,即得總嵴紋數(簡稱TRC)。因鬥形紋有兩個三叉,分別計算得兩個數,但計算總數時僅將較大的數計入。弓形紋無三叉,嵴紋數為0。
  性染色體變異患者皮紋突出的表現就是TRC與性染色體數目的關係:每增加一條X染色體,則TRC值減少30;增加一條Y染色體,則減少12。如Turner綜合症,患者TRC值明顯增加(60~203),而正常女性為127; Klinefelter綜合症患者TRC值降低,也有另外現象:弓形紋增加。
  從上面所述可知,遺傳病多有皮紋異常,而因皮紋分析可用於遺傳病,特別是染色體病的初篩和輔助診斷。但由於正常人有時也可見到異常皮紋,所以對遺傳病的確診必須綜合應用其他診斷指標才能作出結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