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性病科 主治醫師 崔文穎

       股癬初發時為股部內側靠近陰囊處出現潮紅、小丘疹,繼而在丘疹頂部形成小片白色鱗屑,皮疹逐漸向周圍擴延。股癬是指股內側、會陰、臀部感染真菌後引起的面板病。主要症狀是區域性瘙癢明顯。本病容易復發。多由於接觸患癬病人或通過貓、狗等傳染,或通過衣物用具而間接傳染,或先患足癬,因搔抓蔓延而傳染。夏季時節,氣候炎熱潮溼,人體多汗,尤其是股內,如不及時洗澡,或穿著緊身內褲大量汗液來不及蒸發,則易得此病。另外,患有糖尿病、白帶過多等的病人,以及長期口服或區域性應用大量廣譜抗生素或皮質類固醇,也易患股癬。從發病率來看,主要是青年人,男性多於女性。本病多發於夏季,氣候潮溼或炎熱往往使病情加重,冬季緩解或痊癒。
  1、發病原因
  股癬的主要病原菌為紅色毛癬菌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以往也是股癬的常見病原菌,但近年來已較少。其他一些可以引起體癬的病原菌也可以成為股癬的病原,但所佔比例不大。中醫認為汗溻日久,外感風邪所致。
  2、發病機制
  由於股部比較適合真菌生長,股癬的發病率相對較高,此外,該部位面板薄嫩,紅色毛癬菌和須癬毛癬菌適於股部生長。不透氣的衣物可增加面板區域性的溫度和溼度,干擾角質層的屏障功能。紅色毛癬菌和須癬毛癬菌侵入面板後,還要經過幾個發展階段,包括孵育期、在抗感染過程中增大和退化期。孵育期在角質層生長,臨床表現輕微。一旦感染建立,毛癬菌和須癬毛癬菌的生長速度和表皮更新速度對於損害的發展是兩個關鍵性因素。前者必須相等或前者大於後者,否則毛癬菌和須癬毛癬菌數量將下降。毛癬菌和須癬毛癬菌所產生的角蛋白酶和其他蛋白分解酶,不僅與其在面板定植和侵入,而且表現為面板損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