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理科 副主任醫師 徐欣

  未分化軀體形式障礙患者訴述一種或多種軀體症狀,為此感到痛苦;但醫學檢查不能發現軀體疾病和任何器質性病變證據。其病程多在半年以上,有顯著的社會功能障礙。常見的症狀如:疲乏無力、食慾缺乏,以及胃腸道或泌尿系統不適。這一臨床型別可看作不典型的軀體化障礙。其症狀涉及的部位不如軀體化障礙廣泛,也不那麼豐富,其病程不一定都長達2年以上。未分化軀體形式障礙的確切病因尚不明。近些年來的研究提示,這類疾病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報道認為軀體形式障礙與遺傳易感素質有關。在對一組慢性功能性疼痛的研究證明,其陽性家族史明顯高於器質性疼痛;多因素分析顯示家庭遺傳史與疼痛量呈正相關。
  2、個性因素:作者的研究發現,不論男女病人其MMPI的廓圖均呈1、2、3、7型,其兩點編碼基本符合神經症的性格特徵。神經質個性的患者,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於自身的軀體不適及其相關事件,導致感覺閾降低,增加了對軀體感覺的敏感性,易於產生各種軀體不適和疼痛。Sterm的研究發現,軀體形式障礙病人常合併一定的人格障礙,以被動依賴型、表演型、敏感攻擊型較多見。
  3、神經生理和神經心理因素:研究有人發現軀體形式障礙的患者存在著腦幹網狀結構注意和喚醒功能的改變,有關腦功能不對稱的研究把轉換障礙的感覺、注意和情緒改變與大腦右半球資訊處理過程方式聯絡起來,對軀體形式障礙的腦研究指向第二感覺,該區似乎特別適合用來解釋其神經生理和神經心理的動力學機制。有人認為在情緒衝突時體內的神經內分泌、自主神經及血液生化改變導致血管、內臟器官、肌張力等改變,這些生理反應被患者感受為軀體症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