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有一口健康、潔白而整齊的牙齒,而牙齒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很多年輕的媽媽在這方面知識匱乏,也很困惑。因此,有關牙齒的萌出、伴隨的症狀、及牙齒護理方面的知識就變得尤為重要。
牙齒萌出時間
寶寶出生時,口腔內沒有牙齒,出生後約6個月,下頜中切牙開始萌出,直到2歲半乳牙全部萌出。寶寶出生後1年內(1.5個月~11個月)所有乳牙釉質礦化完成,出生後2年內(6個月~24個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後1年內,如果寶寶出現全身或區域性紊亂疾病,將影響乳牙釉質的發育,導致牙齒髮育缺陷,易患齲齒。
牙齒萌出時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有的寶寶牙齒萌出偏早、有的寶寶偏晚,但只要在個體差異的範圍內,就是正常的。
萌芽時造成差異的3種原因
1、遺傳因素
如種族、性別等,正常情況下,女孩比男孩牙齒鈣化、萌出的時間早。
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的影響更為普遍,如氣溫、疾病等。一般來說,寒冷地區的兒童比溫熱地區的牙齒萌出遲。
3. 營養狀況
營養良好,身高、體重較高的寶寶比營養差,身高、體重較低的寶寶牙齒萌出早。
牙齒萌出順序
牙齒的萌出有一定的順序,一般來說,是按照這樣的先後順序:
1、下頜中切牙;
2、上頜中切牙;
3、上頜側切牙;
4、下頜側切牙;
5、下頜第一乳磨牙;
6、上頜第一乳磨牙;
7、下頜乳尖牙;
8、上頜乳尖牙;
9、下頜第二乳磨牙;
10、上頜第二乳磨牙;
有的寶寶會有個別牙齒的萌出順序顛倒,但最終並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萌牙時伴隨的6種症狀
萌芽時正常反應有2種
1、咬東西
牙齒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無任何不適,但在乳牙萌出時,寶寶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奶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等。這時可給寶寶一個能咬的玩具,讓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
2、流涎
牙齒萌出時刺激三叉神經,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於寶寶還沒有吞嚥大量唾液的習慣,口腔又淺,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謂的“生理性流涎”。這種現象一般隨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
萌芽時的異常情況有4種
1、乳牙早萌-誕生牙和新生牙
寶寶出生時就有牙齒萌出,稱為“誕生牙”。出生後1個月內,就有乳牙萌,稱為“新生牙”。這些牙齒多數沒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極度鬆動。影響寶寶哺乳及脫落後被寶寶吸入氣管的危險,所以常常被拔除。
2、乳牙萌出過遲
寶寶出生後1年內,萌出第一顆乳牙,均屬正常範圍。如果超過1週歲,甚至1歲半後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超過3週歲乳牙尚未全部萌出為乳牙遲萌。此時需查詢原因,排除是否有“無牙畸形”。個別乳牙萌出過遲較少見,全口或多數乳牙萌出過遲或萌出困難多與全身因素有關。如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營養缺乏等,佝僂病患兒的乳牙能遲至出生後14~15個月才開始萌出,並往往伴有牙齒髮育缺陷。遇到這種異常情況,應進行臨床諮詢。
3.萌出性齦炎
萌出性齦炎是乳牙萌出時常見的暫時性牙齦炎。沿牙冠的牙齦組織充血,但無明顯的自覺症狀,隨著牙齒的萌出而漸漸自愈。
4.萌出性囊腫
乳牙萌出前,有時可見覆蓋牙的黏膜區域性腫脹,呈青紫色,內含組織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腫之稱。一般不會影響牙齒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則需去除部分組織,使牙冠外露。
萌芽時期的護理原則
1、口腔清潔
按摩牙齦、清除菌斑應從第一顆乳牙萌出開始,而這一早期的清潔工作完全靠寶寶的爸爸媽媽來完成。即爸爸或媽媽手指纏上溼潤的紗布輕輕按摩寶寶的牙齦組織和清潔寶寶的牙齒,每日一次。
2.口咬玩具
乳牙萌出時,寶寶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奶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這時可給寶寶一個能咬的玩具,讓寶寶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有時,也可給寶寶用磨牙棒,一是利於牙齒萌出,另外,還可以訓練寶寶的咀嚼功能。
3.口腔檢查
乳牙開始萌出時,也是第一次進行口腔檢查的時間,一般檢查最遲不要超過寶寶12個月。
4.生理間隙
乳牙間大多存在生理間隙,有些寶寶乳牙萌出時出現間隙,也有些寶寶乳牙初建牙合時無牙間隙,以後逐漸出現間隙。臨床可見隨著增齡變化,生理間隙變大。生理間隙有利於恆牙替換時排列整齊。
年輕的媽媽們在寶寶萌牙的時期做好護理,寶寶一定會長出一口健康美麗的牙齒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