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症狀。發生時,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並伴有心前區不適感。屬祖國醫學驚悸和怔仲的範疇。本病症可見於多種疾病過程中,多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並存,凡各種原因引起心臟搏動頻率、節律發生異常,均可導致心悸。那麼,飯後心悸除了對症治療,平時吃什麼食物進行調理好?下面就來詳細的瞭解下!
1、桂圓:可以用桂圓肉泡茶或是煮桂圓粥喝,能補氣血、安心神,適合心血不足的人群食用。
2、紅棗:用紅棗煎水或煮紅棗粥服用,早晚空腹食用。紅棗中含有大量可幫助造血的營養成分,如鐵和磷,被稱為天然的補血劑,對治療貧血、體弱等產生的心悸、心慌十分有效。
3、酸棗仁:可用酸棗仁6-10克,芡實12克,龍眼肉6克煮湯後睡前飲用。酸棗仁可以寧心安神,配合龍眼肉和芡實,對治療心血不足引起的不適有良好的調理效果。
4、荸薺:可用荸薺60-120克,海蜇50-100克一起熬煮成湯,分2次服用。這道湯的做法來自於清代著名的“雪羹湯”,能清熱化痰,適合痰火上擾者服用。
5、柏子仁:取柏子仁10-15克,將其搗爛,加入粳米湯中熬煮成粥,最後加少許蜂蜜調味,沸騰1-2次即可,早晚餐服用。柏子仁能養心安神,可調理心血不足型心慌、心悸患者。
6、蓮子:將蓮子磨成粉狀,取蓮子粉50克,桂圓肉30克和粳米50-100克熬煮成粥,最後加入冰糖調味,每天睡前服食1小碗。該粥可調理心血不足型患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