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孟祥龍

  大骨節病是在骨發育過程中發生的全身性、多發灶性、軟骨壞死性疾病,造成的骨關節損害將持續終身。常表現為骨端增大、關節活動障礙、關節磨擦音、關節遊離體、骨骼肌萎縮等,其中以骨端增大最為典型。大骨節病導致的骨端增大一般根據其表現可做出初步診斷,對於症狀不明顯的可進行上肢檢查和下肢檢查輔助確診。

  大骨節病導致骨端增大的臨床檢查如下:

  一、檢查前準備

  1、檢查醫生應養成按順序檢查習慣,以免遺漏。

  2、充分暴露應檢查部位。冬季病人由室外進入室內10~15min後再做檢查。

  3、檢查時,應向病人做示範動作,指出要點。

  二、上肢檢查

  1、指末節下垂:被檢查者雙手伸直,與檢查者視線平行,檢查第2、3、4指末節是否向掌側彎曲,注意末節背側Heberden氏結節。

  2、指關節增粗:正常人手指伸直,併攏,指間無縫隙,關節增粗時,手指並不攏,指間出縫隙,增粗部位觸之骨樣硬,典型增粗呈算盤子狀。

  3、短指畸型:正常人五指併攏、手指朝天,手指高度依次為中指、環指、食指、小指、拇指,其順序改變或中指長/掌橫經小於1,示有短指畸型。

  4、合掌試驗:正常人雙手掌對攏,然後抬肘,可使兩前臂置同一水平。腕關節受累時,兩前臂置同一水平時,兩手掌分開。

  5、背掌試驗:正常人雙手背靠攏,可使兩前臂置同一水平。腕關節受累時,兩前臂不能置同一水平。

  6、前臂旋前旋後試驗:正常人兩上肢屈肘90°,上臂緊貼胸臂,手指伸直,拇指朝天,然後手掌旋前或旋後,手掌面可與地平線平行。撓骨頭或尺骨頭受累時,旋前或旋後時,手掌面與地平線成角。

  三、下肢檢查

  1、下蹲檢查:正常人作大便時姿勢,可以完全下蹲;髖、膝、踝任一關節有屈曲運動障礙時,則無法完全下蹲;或雖可完全下蹲,但需足跟離開地面。

  2、半蹲提腿試驗:正常人膝關節半屈曲位,左右腿交換,可單腿站立;膝關節受累時,無法單腿站立。

  3、腓腸肌張力:正常人直立時,觸控腓腸肌時,豐滿而有張力;肌萎縮時,不豐滿,鬆軟無力。

  4、足趾檢查:正常人足趾併攏無縫隙,五趾長度序列呈階梯狀或第2趾略長;足趾關節增粗時,足趾並不攏或有縫隙,足趾變短時,五趾長度序列改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