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張曉蕊

  嬰兒頭皮結血痂見於乾燥型溼疹。乾燥型溼疹多見於瘦弱的嬰兒。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表現為潮紅、脫屑、丘疹,但無明顯滲出。呈慢性時也可輕度浸潤肥厚,有皸裂、抓痕或結血痂。常因陣發性劇烈瘙癢而引起嬰兒哭鬧和睡眠不安。
  乾性溼疹主要是淡紅或暗紅斑片,其上可有丘疹或糠狀鱗屑,無水皰及滲出,面板乾燥,有時伴有浸潤,肥厚及皸裂。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表現為潮紅、脫屑、丘疹,但無明顯滲出。丘疹上有糠皮樣脫屑和乾性節痂現象,擦之面板櫻紅脫屑。
  乾燥型溼疹多見於營養不良瘦弱或面板乾燥的1歲以上嬰兒。嬰兒的面板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
  乾燥型溼疹按皮損表現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急性期以紅腫、水皰、糜爛和滲出為主要表現。亞急性期以小疙瘩、鱗屑、結痂為主要表現。慢性期以乾燥、粗糙、面板增厚及色素沉著為主要表現。溼疹常伴有輕重不一的瘙癢,皮疹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如手、足、肘窩、腿窩、頭、面、小腿外側、肛門外生殖器等處,對稱發生於身體兩側。一歲以內的嬰兒溼疹常侷限於頭面部,按其皮損表現分為二型,即滲出型和乾燥型。滲出型溼疹好發於較胖的嬰兒,以頭面部紅腫、糜爛、滲出為主要表現,常伴有劇烈瘙癢。乾燥型溼疹多見於較瘦弱的嬰兒,以成片的小疙瘩、鱗屑為主要表現,瘙癢相對較輕,隨年齡增長,皮疹逐漸向軀幹及四肢發展。溼疹病程呈慢性,反覆發作,時輕時重,用藥後皮疹很快消退,停藥後易復發,病程長達數月,乃至數年,但大多數嬰兒溼疹隨年齡增長病情逐漸緩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