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飲食習慣的好壞在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少糖尿病患者由於存在一些飲食方面的認識誤區,以致影響病情的控制。
這些飲食誤區主要有:
誤區一:少吃主食
有的患者認為主食越少吃越好,由於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出現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飢餓性酮症;有的患者雖然控制了主食量,卻對油脂、肉蛋類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總熱量遠遠超標,且脂肪攝入過多,易併發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其實,糖尿病的飲食調節重點是控制總熱量與脂肪,主食中含較多的複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對較慢,應保證夠量。
誤區二:稀飯為主
不少病人認為喝稀飯容易出現飽腹感,是理想的飲食療法。其實,煮熟、煮爛以及含水多的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血糖升高的速度快。因此,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友應改變喝稀飯的習慣。
誤區三:無糖隨意吃
部分病人錯誤地認為,市場上的一些鹹麵包、鹹餅乾以及“糖尿病專用食品”不含糖,飢餓時可以用來充飢,不需控制。其實,各種麵包餅乾都是糧食做的,會轉化成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這類食品可以用來改善單調的口味,提高生活樂趣,但必須計算進總熱量。
誤區四:零食不限
部分患者三餐控制比較理想,但由於飢餓或其他原因養成吃零食(如花生、瓜子、休閒食品)的習慣。其實這樣做破壞了飲食控制,大多數零食含油脂量高熱量高,任意食用會導致總熱量超標。
誤區五:只吃素食
不少患者認為,肉類食品和脂肪是糖尿病的大敵,葷食越少吃越好,甚至不吃。其實,肉類食物含優質蛋白較多,含有的營養素人體較易吸收,對健康極有好處,關鍵是合理進食。
誤區六:多吃豆製品
適當地進食豆製品(豆汁、豆腐等)確實對健康有好處。豆製品不含糖,並非不轉化為糖,只是轉化的較慢,最終也會轉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對於老年人和糖尿病病程較長者,過多食用的植物蛋白,會造成體內含氮廢物過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減退。合併有蛋白尿者,最好禁食豆製品,儘量以魚、禽等優質蛋白為主。
誤區七:藥物抵飲食
一些患者認為藥物能夠控制血糖,只要把原來的服藥劑量加大就能把多吃的食物抵消,因而感到飢餓時常忍不住多吃。其實,這樣做不但使飲食控制形同虛設,而且在加重了胰島負擔的同時,增加了低血糖及藥物毒副作用發生的可能,非常不利於病情的控制。
誤區八:吃粗不吃細
不少病人認為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對身體有益,因而只吃粗糧不吃細糧。值得注意的是,攝入太多的粗糧,會增加胃腸負擔,影響營養素的吸收,長此以往會造成營養不良。因此,無論吃什麼食品,都應當適度。
誤區九:多吃南瓜降糖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南瓜含有較多的果膠纖維,與澱粉類食物混合時,能提高胃內容物的粘度,使飯後血糖不至於升高過快。但不能把南瓜作為唯一的治療手段或藥物來使用。長期大量進食南瓜產生的高胡蘿蔔素血癥會導致病友皮膚髮黃乃至反應遲鈍等,因此,糖尿病病友應科學食用南瓜,方能有益健康。
誤區十:植物油多吃沒事
很多糖尿病病人認為動物油含有飽和脂肪酸對身體不利,植物油中含不飽和脂肪酸利於健康,認為多吃植物油對病情沒有影響。殊不知,無論動物油、植物油,都是高熱量食物。如果不控制,就容易超過總熱量,對病情控制極為不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