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鍼灸微創腫瘤科 主任醫師 黃金昶

  烏梅丸,出自於《傷寒論》《金匱要略》

  《傷寒論》338條:“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 此為髒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令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髒寒。蚘上擾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金匱•趺蹶手指腫轉筋狐疝蛔蟲病脈證治》:“蚘厥者,當吐蚘,令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髒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

  烏梅丸原方組成、製法及服法: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去皮),蜀椒四兩(出汗),桂枝六兩(去皮),人蔘六兩,黃柏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夜,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第一、從症狀上來看厥陰病篇的症狀和胰腺癌的常見症狀相符。厥陰病的本質是肝陽虛,導致寒熱錯雜。肝主春,肝為陰盡陽生之髒,寒乍盡,陽始生,猶春之寒乍盡,陽始萌。肝中之陽,乃春生少陽之氣,始萌未盛,故易受戕伐而肝陽餒弱,形成髒寒。然又內寄相火,相火鬱而化熱,於是形成寒熱錯雜之症。

  傷寒論厥陰病提綱所述:“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此提綱所述即為寒熱錯雜。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三症,乃相火內鬱而上衝所致。肝陽虛餒不得疏土,則有飢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此為髒寒之徵。

  胰腺癌患者的常見症狀為:上腹飽脹不適,上腹痛,食慾下降,消瘦,乏力,腹瀉或便祕,其中上腹飽脹不適,腹痛,食慾下降均符合厥陰病的臨床表現。

  第二、厥陰病病機為寒熱錯雜烏梅丸是《傷寒論-厥陰病篇》的代表方劑。清吳謙《醫宗金鑑》認為:“厥陰者,陰盡陽生之髒”。即厥陰是三陰之盡,陰極陽生。既然陰盡陽生,那麼厥陰就是順接陰陽的地方。厥陰肝木生於腎水而孕育心火,下為水,上為火,一髒而具水火之性,故容易寒熱夾雜,就如《諸病源候論》所言:“陰陽各趨其極,陽並於上則上熱,陰並與下則下冷”。厥陰病病位在肝,肝屬木主春,其政舒啟,其德敷和,喜升發、條達、疏洩;肝又為風木之髒,內寄相火。春乃陽升之時,陽氣始萌而未盛,最易為陽氣不足而春氣不升,致生機蕭條。厥陰陽氣虛餒而致陰寒內生,故烏梅丸以眾多辛熱之品,共扶肝陽,以使肝得以升發舒啟。

  烏梅丸的方藥配伍恰中厥陰病病機:

  1、方中烏梅為君藥,味酸,入肝經,其酸味最強,性溫,且具有生髮之性,張隱庵說烏梅“得春生肝木之味,生氣上升,則逆氣下降矣”。《神農本草經》還記載烏梅可以“除熱煩滿,安心”,這對“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又是很好的對症治療。

  2、烏梅收陰斂火,但不能生血,故配以當歸溫補肝血,肝體得以進一步強固;人蔘益肝氣;附子,乾薑,細辛,桂枝,川椒五味熱藥以溫陽益肝之用;黃連,黃柏瀉其相火內鬱之熱,形成在補肝的基礎上,寒熱並調。

  3、烏梅丸組方看似雜亂,實則嚴謹,在溫肝的基礎上調其寒熱,寒熱並用,調理陰陽,緊扣厥陰病病機肝陽虛,陰寒內勝,寒熱錯雜,故為厥陰病篇的代表方劑。

  第三、烏梅丸的方藥組成符合胰腺癌的中醫辨證:從胰腺癌的臨床表現看,主要表現為上腹飽脹不適,上腹痛,食慾下降,消瘦,乏力,腹瀉或便祕,與厥陰病提綱相符合。

  我們認為胰腺癌病位在肝經,根據厥陰病的陰陽消長規律,為陰陽兩虛的階段,此時陰氣盡而陽氣始生,故為肝陽不足,寒溼內盛。肝為剛髒,內寄相火,相火內鬱上衝於心,出現厥陰病中心中疼熱之症,表現為上腹痛,上腹飽脹嘈雜不適;肝陽虛餒不得疏土,脾胃運轉不暢,則有飢不欲食之表現,肝陽虛不能疏土,導致脾氣不足,則乏力。

  由此我們認為胰腺癌的中醫辨證為肝陽虛,寒熱錯雜,故臨床中我們運用烏梅丸原方取烏梅能斂肝柔肝,當歸養肝血,二者同補肝體;附子補坎中之陽,助肝之陽氣恢復,黨蔘補離中之陰;肝之陽氣在生長階段易鬱而化火,故加黃連。黃柏清火熱之邪,且黃連配附子,一清瀉一溫引,邪熱可盡;乾薑,川椒溫中,化中焦寒溼;細辛、黃柏合用起沉寒,清溼熱;桂枝溫心陽,推動陽氣上升。結合胰腺癌易出現肝轉移,在治療時加用養肝之藥白芍,與當歸共用養肝血,調肝氣;加用生黃芪補一身之氣血;壁虎有祛風,軟堅散結,抗腫瘤的功用,為治療腫瘤的良藥。

  為什麼烏梅丸治療肝經疾病不用黃芩呢?

    經方中有許多含黃芩的方子,而且仲師治療肝經疾病喜用黃芩!對此古人未作解釋,中醫認為火分君火和相火,相火是寄居於肝腎二髒的陽火,其輔助君火以行事,隨君火以遊行全身,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相火易妄動,煎熬真陰,為元氣之賊,故用黃柏清相火且堅陰,一舉兩得,此相火為肝寒而鬱所生,非實火,故其用量較小;但木生火,而且烏梅丸一派火熱之品,易擾心包,故用大劑量黃連以清心火,黃連在此方有兩個功能,一是治療相火擾心,一是防溫熱太過;厥陰病本肝陽不足,黃芩清肝火,藥不對症,故棄之不用。

  胰腺癌患者不只是寒溼證,而且也有溼熱證,治療溼熱證應酌加清熱藥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