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錐蟲性“下疳”是非洲人類錐蟲病,也稱為昏睡病,是一種媒介傳播寄生蟲病。布氏甘比亞錐蟲與布氏羅得西亞錐蟲是非洲錐蟲病或稱非洲錐蟲病的病原體,媒介昆蟲為舌蠅。甘比亞錐蟲分佈在西非和中非沿河流或沿森林地帶,羅得西亞錐蟲分佈在東非熱帶草原及湖岸的灌木和植叢地帶。非洲錐蟲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Africansleepingsickness)臨床上共分為三個時期,第一為侵入面板後引起不同程度的硬塊和結節,並演變成錐蟲性下疳,下疳發生於約三分之一的病人且出現的部位常為面板外露被蟲蠅(tsetsefly)叮咬處,持續約3星期。第二為血液淋巴時期,此時會有周期性發燒及寄生蟲血癥等症狀,包括倦怠、後頸部淋巴節腫、關節疼痛、頭痛及軀幹紅疹等情形發生,常見心肌炎,而因溶血及肝損傷之故也常見黃疸之出現。一旦侵入了腦部後,則會進入第三期腦膜腦炎時期,此時會有頭痛、失眠、動作失調及行為障礙等情形發生,其他症狀包括全身乏力、胃口劇烈下降、身體消瘦等,嚴重者甚至會併發神智下降、昏迷甚至死亡。
  控制甘比亞錐蟲病的基礎,是普查並治療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特別是淋巴結腫大者,同時治療患者及加強管理家畜。可採用“香味”誘撲機撲殺采采蠅,1次可撲殺數千克,是減少採採蠅威脅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又因為采采蠅容易反覆,故需1次/6個月。因為甘比亞錐蟲病的潛伏期長,而致不易及時看到其發病率減少的效果。近來在烏干達羅得西亞錐蟲病的流行區有用采采蠅誘撲機,得到成功的經驗。因為羅得西亞錐蟲病潛伏期較短,致使能及時看到它被控制的效果。進入未經處理的采采蠅滋生地區時,應加強個人防護。包括穿長袖上衣和長腿褲,穿著明亮色彩的衣服,睡眠時用蚊帳,使用驅蟲劑等,均可防禦采采蠅的侵襲。至於採用噴他脒作為化學預防,尚未得到統一的看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