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廓發育不全一般指的是先天性小耳畸形,遺傳因素是雙耳廓發育不良的主要因素。先天性和分娩創傷也是病因。

  小耳畸形發生的原因一般認為與懷孕早期的偶然事件有關,如病毒感染、服y(a)o、精神刺激、輻射、環境汙染等因素有關。據研究沒有一種因素能起主要作用。當前的研究表明:小耳畸形是散發、隨機事件,父母必須理解此種情況。親屬中發病率僅為5%,也就是說此病不是遺傳病。

  雙耳廓發育不全的病因:

  耳廓起源於胚胎第一鰓弓(下頜弓)和第二鰓弓(舌骨弓)。在胚胎第5周,鰓弓的一部分將會發育成耳廓,大致在胚胎第5-9周耳廓發育成形。在胚胎第6周,外胚層和間充質在下頜弓和舌骨弓啟用、增殖後出現6個小丘狀隆起,1、2、3小丘出現於下頜弓尾部,以後形成耳屏、耳輪腳和外耳輪上部,4、5、6小丘出現於舌骨弓頭部,發育為對耳輪、對耳屏和耳垂。6個小丘增生融合形成凸起的耳廓,第一鰓裂向內凹陷形成外耳道。在耳廓的發育階段,胚胎受到遺傳或外界因素影響,容易出現耳廓的多種發育畸形。

  關於耳廓胚胎髮育的實驗研究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但目前機制仍不明確。其中神經嵴細胞(Cranial neural crest cell,CNCC)在耳部發育中的作用研究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CNCC 是一種多分化潛能幹細胞,是第一、二腮弓區域間充質的主要細胞成分,CNCC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其遷移性。研究發現在小鼠中耳廓發育期鐙骨動脈破裂會引起小耳畸形, CNCC不具有遷移性。妊娠早期給予維生素A,可干擾CNCC 的遷移性。

  化膿性耳廓軟骨膜炎:是耳廓軟骨膜的化膿性炎症,多為耳廓損傷, 如外傷、手術傷,耳針治療或耳廓穿刺抽液等繼發感染所致。致病菌以緣膿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居多。膿腫形成時表面呈淡黃色,有波動感。如處理不當,耳廓捲縮,形成“菜花耳”樣畸形。

  外耳道異物:常見於兒童。將豆類、小珠粒、火柴棒頭等各種小物塞入外耳道。

  耳聾:一般認為語言頻率(0.5,1.2Hz)平均聽閾在26dB以上,即有聽力障礙,聽力損失在70dB以內者稱重聽,在70dB以上者為聾,臨床上習慣統稱為聾(deafness)。各種急性傳染病,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腮腺炎,化膿性腦膜炎,麻疹,猩紅熱,流行性感冒,耳帶狀皰疹,傷寒等均可損傷內耳而引起輕重不同的感音神經性聾。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