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皮質濾泡萎縮是大皰性表皮壞死鬆解形藥疹患者病理解剖的臨床症狀之一。這是我們1958年在國內首次見到的一種藥疹型別,臨床上比較少見,但相當嚴重。起病急,皮疹於2~3日內遍及全身。初為鮮紅或紫紅色斑。有時起病時呈多形紅斑樣,以後增多擴大,融合成棕紅色大片。屬於藥物過敏的一種臨床表現。那麼,皮質濾泡萎縮的致病原因有哪些?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藥物反應發生的病因頗為複雜,有變態反應性,大多數藥疹發生與此有關。其主要依據是:1、幾乎均發生藥理學所允許的用量下;2、有一定的潛伏期;3、患者僅對某種或某類藥物過敏,具有高度特異性;4、對某種藥物已經致敏者,若再次用同樣藥物,即使微量,常導致藥疹復發;5、應用與致敏藥物結構相近的藥物可出現交叉過敏;6、用致敏藥物作皮試,可獲陽性結果;7、少數藥物所致的以Ⅰ型反應為主的藥疹可作短時間脫敏;8、抗過敏藥物,特別是皮質類固醇治療常見顯效。

  化學性藥物多屬半抗原,在進入體內後必須先與組織中某些蛋白質組分作共價結合成為全抗原(半抗原-載體複合物)才開始發揮作用。藥物抗原性的強弱與其其本身的化學結構有關,一般認為高分子量的或具苯核或嘧啶核的藥物,其抗原性較強,如青黴素G及其衍生物、多聚體、長效磺胺、苯巴比妥、複方阿司匹林等所引起的藥疹就比較多見;而抗原性弱或不具抗原性的藥物,如氯化鉀、碳氫鈉等則很少引起或不引起藥疹。

  變應性藥物反應的型別不一,它可以Ⅰ至Ⅳ型任何一型表現出來,有時在同一患者可以兼有兩種以型別反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