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科 副主任醫師 趙治濤

陰部神經痛是一種無器質性病變、很難明確診斷和治療的慢性陰道、外陰、肛管和會陰區劇烈疼痛,陰部神經痛的發病率還不明確,它是一種同時累及男性和女性罕見的疾病。通常發病於40~70歲之間。

典型的女性患者表現為陰脣、會陰區或肛門直腸區痛,男性表現為陰莖、陰囊和會陰區痛。疼痛坐位時加重,站位時可緩解,躺臥或坐於馬桶上時可消失,會陰部神經痛常被診斷延遲或誤診,導致不必要的外科手術。由於疼痛的病因不明確,也有許多婦科疾病被錯誤地診斷為陰部神經痛。骨盆骨折或外科手術後陰部神經被損傷時,也可引起疼痛。

  1、解剖

  陰部神經發於脊髓骶段(S2-4)前角神經元,然後行於坐骨神經的內側和尾側,經梨狀肌下孔穿坐骨大孔進入臀區。陰部動脈與其伴行,靜脈以叢狀環繞其周圍。陰部神經幹貼近坐骨棘處越過骶棘韌帶,在這一水平,陰部神經位於骶棘韌帶腹側和骶結節韌帶背側之間;極少數病例,陰部神經走行於骶結節韌帶裂隙中。然後神經幹經坐骨小孔從腹側、內側、尾側進入會陰區,於肛提肌下層進入閉孔內肌筋膜重疊處形成陰部管(Alcock管)。

  大多數情況下,有3支神經血管束髮自於管內:肛神經、會陰神經和陰蒂背神經。肛神經支配肛門周圍區,與股後皮神經的會陰支相通,其終末支是大陰脣神經。有時可直接發自骶叢,也可發於陰部神經進入陰部管之前。會陰神經有一支運動支和兩支淺感覺支(陰脣後神經內側支和外側支),支配會陰區和同側大陰脣後側感覺,還支配會陰深、淺橫肌、球海綿體肌、尿道球海綿體肌、尿道括約肌和肛提肌的運動。這一分支發自於陰部管後部。

  陰莖(蒂)背神經是恥骨聯合水平陰部神經的終末支,它是陰蒂感覺的傳入神經。雖然陰部神經的分支解剖被分解的很清楚,但其在坐骨直腸窩內和陰部管內的變異很多。由於它的分支多行於骨盆表面,易受到損傷。

  2、症狀

陰部神經痛,女性常表現為陰道、陰脣、陰阜和陰蒂部位疼痛。疼痛和感覺異常可波及腹股溝區、大腿內側、臀部和腹部,可涉及其中一個、幾個或所有部位。通常起初是一個部位,進行性加重,單側發作。也可以是雙側性的,一側可與另一側明顯不同。疼痛劇烈、尖銳,有時成燒灼樣,常不能用鎮痛藥緩解。有報道指出,坐位時疼痛明顯加重,許多患者臥位疼痛,難以入睡。患者可被伴隨症狀(如尿急)喚醒,很少因疼痛而醒。

坐在空圈枕上或馬桶上可不同程度的緩解疼痛,這樣可減輕神經的壓力。該區域的面板可出現感覺過敏。陰部神經痛的臨床表現能反映出受損神經的型別(運動、感覺、自主)。患者的病史常常是由自動恢復過程發展成慢性,漸進性加重過程,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伴隨症狀可有便祕、排便痛、排尿遲緩、尿頻、尿急和性功能障礙。

  3、病理生理

  發病機制還不清楚,但基本病因假說認為是陰部神經被拉伸或壓迫引起的損傷導致。通常是單側,雙側很少。損傷神經的原因有:腫瘤所致的坐骨棘骨折,骶結節韌帶鐮狀部壓迫,經Alcock管時受壓,騎腳踏車,單純皰疹感染,腫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壓迫,直腸癌化療,便祕和陰道脫垂的拉伸。醫源性損傷包括陰部神經阻滯、外科手術探查盆腔時對神經、血運的影響、下肢手術肌肉牽拉對神經的損傷。由於陰部神經行於骶棘韌帶外側,如治療陰道脫垂的骶棘韌帶固定術中在韌帶外側打結易壓迫和損傷神經。

  4、診斷

  4.1診斷標準:

  (1)疼痛分佈於陰部神經的支配區;

  (2)坐位時疼痛進一步惡化;

  (3)患者夜間不會痛醒;

  (4)體格檢查沒有感覺喪失;

  (5)陰部神經阻滯可改善疼痛。

  排除標準包括:陣發性的骶尾部、臀部或下腹部疼痛,伴有瘙癢或有異常的影像學結果。

  診斷的難點在於這些標準都完全是主觀感覺,且神經阻滯也有安慰劑效應或遠端麻醉的假陽性結果。

  5、治療

  5.1保守治療

  保守療法包括改變行為習慣,如避免誘發行為(騎車、屈髖等)。牽張運動可減輕一部分陰部神經痛患者如騎自行車者的疼痛。彎腰觸腳尖或仰臥位抱膝向胸等動作是有效的鍼灸對一部分患者有效,但總的來說無效。腰背部按摩可能有效。藥物治療如加巴噴丁(抗癲癇藥)和三環類抗抑鬱藥效果多不理想。如保守治療無效,可選有創性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