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住院醫師 孫瑩瑩

  愛發“無名火”的媽媽們
  “我家有8口人,雙胞胎寶寶、貝貝五歲多正是鬧的年紀,姥姥姥爺又是那種對孩子管教很嚴的那種,我每天回到家,滿耳都是‘不不不、不行、不可以’,簡直讓我煩透了!但是,我又不能說什麼,我一說,姥姥姥爺就會說,‘嫌我煩是吧?那你自己看孩子,我們走了。’我和寶貝爸都得上班,儘管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但是也不放心完全交給阿姨和保姆,如果姥姥姥爺真的不給我看孩子,我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所以,平常我就忍著,多不開心我都忍著。平常還好,但是一旦壓力特別大、工作特別累的時候,我回家就忍不住了,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大發脾氣,逮住誰跟誰發,孩子、老公、姥姥姥爺、阿姨、保姆,全部都領教過我的壞脾氣。
  要是真的發完脾氣不內疚也好辦了,但是我偏偏是那種發完脾氣之後,又後悔得不行的人,所以每次發完脾氣,還得逐個去安撫他們,可是下一回,一到那種時候,我又仍然忍不住怒火,怎麼辦呢?我現在是身心俱疲啊!我應該怎樣才能HOLD住我的情緒呢?”

  一位媽媽口述——情緒中的“無名火”來自哪裡?
  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們經常會遇到像寶貝媽這樣難以控制自己情緒的媽媽。當她們因為自己的情緒問題而求助於心理諮詢師,通常她們很清楚自己的壞情緒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但是,對於情緒本身卻缺乏瞭解。

  在上面的常見案例中,媽媽的情緒主要是一種次生情緒,而我們稱之為原生情緒的情緒卻已經看不見了。那麼,什麼叫做原生情緒呢?原生情緒是指我們作為人類所天然具備的情感體驗,比如喜怒哀樂、恐懼、焦慮等。原生情緒的特點是,它是伴隨著每一件真實事情的發生而產生的最直接的情緒。
  案例中因為媽媽不認同姥姥、姥爺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或者因為姥姥、姥爺教養自己孩子的方式,觸及了自己小時候的某種感覺,因而覺得不高興、覺得煩,那麼這種煩躁、不高興的情緒,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沒有及時得到表達,而是把這種煩躁的情緒壓下去,然後累積起來,最後在某些身心俱疲的時候,演變成怒火發洩出來,那麼,這種情緒就叫做“次生情緒”。
  次生情緒通常是經由壓抑原生情緒而來的一種誇張的、爆燃的、失去控制的情緒,並且當次生情緒被釋放出來的時候,通常在現實的層面反而沒什麼大事發生,只有一些看起來毫無關係的小事而已,就像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發無名火”或者“過激反應”等。
  每一種情緒都有自己的積極意義
  在我們的文化中,人們似乎容易對情緒有所偏見,尤其是負面情緒,比如憤怒、恐懼、悲傷,人們會傾向於認為人有這種負面情緒是不對頭、不陽光的,有時甚至還會認為這些負面情緒讓人覺得羞恥。此外,即便是正面情緒也未必總是受人歡迎,尤其是當我們開心太過,我們會擔心是否會“樂極生悲”等等。

  其實,情緒僅僅是我們內在感受的真實反映,是我們作為真實、鮮活的人存在的一種象徵;它提示我們去看到我們內心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滿足,以及我們是否正面對著危險,比如恐懼,恐懼的意義就在於說它總在為我們的安全提供保護——當我們感覺害怕,我們就會本能的評估激起害怕情緒的事情的性質與程度,然後建立起自我的保護措施。
  又比如煩躁不安,其意義是提醒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在親密關係裡,可能會存在一些溝通不暢的部分、可能會有些需求未被滿足等,如果能夠及時覺察到這種情緒,並且經由這種提醒去檢視關係,就會避免生活中、關係裡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破壞性事情的發生。
  學會與情緒和平共處
  一些固有的處理情緒的方式是與我們對情緒的偏見有關的,比如先壓制後爆發的機制,就源於對情緒的某種不接納。然而,當我們能理解情緒存在的意義,我們就會自然去除一些對情緒的偏見,從而能夠更好地認同自己的情緒,逐漸找到與情緒共處的方法。
  處理情緒,無論是原生情緒還是次生情緒,第1步是覺察情緒,而不是壓制或者隔離它。所謂覺察情緒,就是意識到自己有情緒了,並且去看到和評估自己情緒的性質和程度,比如發生了一件事情,你感覺到自己內心裡有些煩躁不安,那麼你要繼續分辨:這種煩躁不安是與生氣、憤怒有關?還是與恐懼、害怕有關?或者僅僅是一種焦慮、一種擔憂;此外,這種情緒是指向誰?有多嚴重呢?
  當你能清晰地覺察到這些,第2步要做的是,學會相對客觀和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情緒,並且與對方溝通,看看在剛才的事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在我與你,或我與你們之間流動了這些情緒?那麼,這種溝通既不是指責、也不是討好、更不是逃避,而是帶著一種好奇的、探尋的態度,並且留給對方充分的空間去表達他自己。
  當與情緒相關的事件、行為以及行為背後真正的需求得到澄清,邀請對方和你一起去感受下澄清之後你們的情感體驗,以及你們之間的關係、你們對彼此的感覺發生了哪些了變化。通常,如果這種溝通是徹底的、有效的,我們會感到彼此之間的距離更近,關係會變得更具建設性和滋養性。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樣的方法對原生情緒的處理更加有效一些。次生情緒由於通常是一些疊加、累積而來的情緒,可能來自於童年某種的創傷感,或者是我們內在某種未經得到處理和成長的模式在做出反應,其情緒背後的真實需求更加的隱晦,所以處理起來會更加複雜和困難一些,因此常常需要藉助其他的視角或者求助於專業人士。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