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範存剛

  1.乳腺腦轉移應如何治療?

  乳腺癌腦轉移的治療包括手術、全腦放射治療(WBRT)或立體定向放療(SRT)、化療和生物治療等。

  2.乳腺癌腦轉移的保守治療方法主要有哪些?

  乳腺癌腦轉移的保守治療主要有:⑴減輕腫瘤水腫可使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8~32mg/d)/甲強龍,但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有骨質疏鬆、體重增加、出血傾向、血糖異常等副作用。⑵控制癲癇發作可通過有癲癇發作者可考慮使用抗癲癇藥物治療,但需注意皮疹、眩暈、嗜睡以及少見但較為嚴重的Stevens-Johnson綜合徵。

  3.乳腺癌腦轉移的手術治療有意義嗎?哪些部位的肺癌腦轉移適合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在乳腺癌腦轉移的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手術能通過切除轉移瘤灶減輕佔位效應、改善神經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也是決定患者生存期長短的關鍵。

  需要注意的是,癌症患者腦內MRI增強的病灶有6%為腦內原發性腫瘤,5%可能為炎性病變。乳腺癌患者常有腦膜瘤高發的趨勢,因此對某些病理性質不明的病變,手術切除病變以明確病理診斷對後續治療至關重要。

  對於乳腺癌單發腦轉移灶,手術切除為首選治療方案。對於多發轉移灶,如能手術全切可獲得與單發轉移灶相似的生存期。

  約5%~15%的乳腺癌腦轉移在全腦放療和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後仍會繼續生長,如適合手術切除仍可積極手術治療。

  4.乳腺癌腦轉移需要全腦放療嗎?放療後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全腦放療(WBRT)適合於顱內多發轉移、瘤體直徑<3cm、不適合手術或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患者顱內壓增高不顯著且一般情況尚可的患者。顯微外科手術切除轉移瘤灶後進行全腦放療能顯著降低瘤腔區域性腫瘤復發的可能性。

  常用全腦放療方案為30Gy/10次方案(每天3Gy,每週5天,共2周)。對可能長期生存的乳腺癌患者推薦使用40Gy/20次的分割放療方案(每天2Gy,每週5天,共4周)。

  急性不良反應多發生在放療後90天內,包括噁心、嘔吐、脫髮、失聰、急性喉亞急性面板反應、嗜睡等,大多在治療結束後消失。

  遲發性不良反應發生在放療90天以後,包括放射性壞死、性格和記憶改變、認知缺陷等。放療所致腦損傷可出現在放療後1~2年,且緩慢進展。早期症狀為近期記憶力減退(嚴重者可出現痴呆)、共濟失調、定向力障礙、嗜睡和二便失禁,嚴重者可出現腦功能衰竭。

  5.哪些乳腺癌腦轉移患者適合立體定向放射外科(伽馬刀)治療?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SRS)治療通常並不能使腫瘤消失,治療目的是控制腫瘤生長,主要適用於3cm3以內、無出血、無囊變、佔位效應不顯著、無嚴重神經功能障礙的轉移瘤,特別是位於基底節、丘腦、腦幹等深部手術治療較為困難的轉移瘤。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的單次劑量通常為15~25Gy,如不聯合全腦放療至少需18Gy的邊緣劑量才能獲得可接受的區域性控制率。

  6.乳腺癌腦轉移患者是否需接受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聯合全腦放療?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聯合全腦放療能提高區域性控制率,降低區域性復發風險,但對提高生存率卻無明顯作用,同時增加放療併發症的風險,因此更推薦顯微外科手術切除病灶+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聯合全腦放療的併發症包括:急性併發症如噁心(2%~10%)、癲癇(2%~6%);亞急性併發症完全脫髮(約5%);慢性併發症一過性新發或惡化的神金功能障礙(5%~15%)、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1%~5%)和放射性壞死(1%~6%)。

  7.化療對乳腺癌腦轉移患者有作用嗎?

  化療在乳腺癌腦轉移患者治療中的應用一直存在爭議,單純化療一般用於多發腦轉移且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

  放化療結合一般在放療前一週開始化療,放療20Gy後加1次化療,此後再進行4~6療程化療。

  8.分子靶向治療適合於乳腺癌腦轉移患者嗎?

  曲妥珠單抗雖然可顯著降低Her2過表達的早期乳腺癌的復發風險,但無法通過血腦屏障,對乳腺癌腦轉移的治療價值有限。

  拉帕替尼是靶向Her1和Her2的小分子,能通過血腦屏障,但對乳腺癌腦轉移患者的療效尚有證實。

  9.內分泌治療對乳腺癌腦轉移患者有作用嗎?

  目前不推薦內分泌治療作為乳腺癌腦轉移的一線治療,對於症狀較輕的受體陽性的乳腺癌腦轉移患者內分泌治療可嘗試內分泌治療。然而,雖然他莫昔芬可通過血腦屏障,但乳腺癌腦轉移患者多數晚期,在以往治療中已對他莫昔芬產生耐藥性,因此治療效果相當有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