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矯形骨科 主任醫師 週一新

  隨著人口老年化,因老年退行性改變導致的膝髖關節炎患者也越來越多。重度膝髖關節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關節置換能明顯改善關節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許多患者因擔心術中和術後的疼痛,一再推遲就醫時間。

  關節置換術後一定會很痛嗎?

  如果患者的就醫團隊沒有對疼痛給予足夠的重視,患者沒有接受系統的疼痛控制。患者術後會大概率經歷比較嚴重的疼痛。相反,如果患者的就醫團隊,重視圍術期疼痛的控制,並有一系列有效的鎮痛措施,那麼患者可能會有非常舒適的就醫體驗。

  為什麼會痛?

  關節置換疼痛的原因很多,常見下列原因:

  1、沒有有效的多模式鎮痛;

  2、術後傷口腫脹;

  3、術後感染;

  4、關節假體型別、置入位置不合適。

  疼痛的優缺點?

  術後疼痛是雙刃劍。疼痛是人體對傷害性刺激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但嚴重的疼痛會有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誘發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等。對關節置換手術,嚴重的術後疼痛會影響患者術後的功能鍛鍊,影響術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影響手術效果。良好的術後鎮痛非常必要。

  如何控制關節置換術後疼痛?

  關節置換術後疼痛比較重,控制該類手術後疼痛需要系統的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的協作。從術前、術中、術後多位點著手,預先鎮痛,多模式鎮痛。

  術前:給予患者術前宣教,對疼痛有正確的認識,並口服適量鎮痛藥,如COX2抑制劑等。手術醫師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假體,合適的手術方案。麻醉醫生根據手術部位給予單次或連續的外周神經阻滯,如股神經阻滯,腰叢阻滯,內收肌管阻滯,坐骨神經阻滯等。並根據病情新增適量輔助藥物如地塞米松等,延長鎮痛效果。

  術中:麻醉醫師在手術開始前給予適量阿片藥,包括靜脈給藥和/或椎管內給藥。在疼痛刺激沒有發生前給予適量鎮痛藥能減少術後的疼痛強度,提高鎮痛效果。術中手術醫師儘可能減少對軟組織的創傷,減少手術時間,麻醉醫生控制患者的血壓在合適的穩定的偏低水平以使止血帶壓力在較低水平(230mmHg~260 mmHg),雙方努力減少術後患肢的腫脹及止血帶相關疼痛。手術結束前,手術醫師在關節周圍注射鎮痛混合液(局麻藥,阿片藥及小量糖皮質激素),減少區域性的炎症和疼痛刺激。麻醉醫生在整個手術過程中,根據麻醉方式,採取措施(完善的神經阻滯,足夠的中樞性鎮痛藥等),儘可能減少外周組織損傷對疼痛中樞的刺激,避免疼痛中樞敏化。

  術後:麻醉醫生根據手術部位,給予患者靜脈自控鎮痛或外周神經阻滯自控鎮痛。患者根據自身的疼痛自行追加藥物。手術醫生給予區域性冷敷等,減少區域性腫脹和區域性疼痛刺激。規律給予適量非甾體類消炎藥和中樞性鎮痛藥。手術科室和麻醉科成立專門的疼痛控制小組,患者對疼痛控制不滿意可隨時聯絡小組,小組也會定期隨訪患者,給予必要的輔助性治療和幫助。

  總之,關節置換術後疼痛控制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多時間點介入,多模式鎮痛,科室間良好協作。舒適的就醫體驗完全能夠實現。

  關節置換圍術期鎮痛措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