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蒙臺梭利對嬰幼兒的觀察研究,0~3歲孩子的敏感期有以下特點:
1、語言敏感
當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型,併發出牙牙學語的聲音時,孩子就進入了語言敏感期。學習語言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甚至成人都不能很快地學會一門語言,但幼兒卻能容易地學會母語。這正是因為在幼兒成長的敏感期內,孩子具有很強的語言敏感性。在蒙臺梭利看來,語言能力的獲得和運用,是幼兒智力發展的外部表現之一。
2、秩序敏感
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因為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一旦幼兒所熟悉的環境消失,孩子就會變得無所適從。蒙臺梭利在觀察中發現,孩子會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發脾氣,因而確定“對秩序的要求”是幼兒極為明顯的一種敏感力。
蒙臺梭利認為,如果父母未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而當孩子不能夠從環境裡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孩子的智慧也會因此而得不到正常的發展。
3、感官敏感
孩子從出生起,就會藉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瞭解事物。孩子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來吸收周圍事物。據此,父母可以通過玩具、音樂來使孩子的觸覺和聽覺器官更加敏銳,引導孩子產生智慧。
4、細節敏感
忙碌的大人常會忽略周邊環境中的細小事物,但是孩子卻常能捕捉到箇中奧祕。因此,如果孩子對泥土裡的小昆蟲或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時,正是父母培養孩子的好時機。
5、動作敏感
(1)行走敏感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學會走路是他第二次降生。父母應該讓孩子在各種環境下練習行走,包括上、下臺階,走平衡,走彎路等。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內心對行走有著深切的慾望。父母應充分讓孩子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
(2)手的敏感
蒙臺梭利認為手是最活躍的,手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通過手的活動和學習,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不僅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也有助於孩子智力的發展。
6、社會規範敏感(也叫禮貌行為敏感)
兩歲半的孩子會有明確的交流慾望,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只與父母交往了。他們會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嚮往群體活動,嚮往與其他孩子交流。父母應該及時給孩子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日常禮節,使其日後能遵守社會規範,擁有自律的生活。
此外,0~3歲孩子還對書寫、閱讀、文化、音樂、數學等具有相當的敏感性。
一、在3歲前,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建立依附關係的人,而不是培養適應能力。
每個母親,初為人母時,都是惴惴不安甚至是惶恐的。不僅僅是出於對這個小孩的愛,更出於對我們人類發展的不瞭解。自己的生命開始和另外一個生命捆綁在一起,還沒弄明白自己是怎麼回事,就要去對另一個生命負責,這是一種壓力。有些媽媽在這樣的黑暗中看到成長的那縷曙光,看到自己要去的那個方向。可也有媽媽開始退縮,開始放棄母親的權利和職責。
我見到很多讓老人主導或者阿姨帶孩子的媽媽,她們推諉的原因各色各樣。無非經濟、家庭矛盾、自身的身體等等原因。我尊重這些媽媽的選擇,也理解箇中的不易。只是面對這些孩子時,我的心情會很難過。金子般重要的三年啊。佛家說因果,“凡人怕果,菩薩畏因”,等孩子到某一年齡的時候,你想改變那個果,是很難很難的,需要種下更多的善因,才能結出善果。
3歲前的孩子,從另一個世界來到這裡,他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包括自己的身體,他都不會使用。他先要繫結一個人作為他的鏡子,在這個鏡子裡他看到這個世界看到自己。如果這個時候和孩子的繫結關係沒有做好,這個孩子長大為成人之後,也會在人際關係中去尋找被繫結的人。
通常,孩子會選擇媽媽作為那個物件。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媽媽會在孩子3歲前覺得失去了自我,被捆住手腳沒有自由的原因。但請你堅信,這個過程是孩子必須的,也是短暫的。好好享受這段時間,給夠了,孩子就能很好的與你分離。你和他一起,用愛用欣喜用無限的好奇相處,這種繫結將是你一生值得回憶的一段溫暖歲月。
二、在3歲前你所做的一切,無法立刻看到效果,他緩慢釋放在整個人生中。
有的人看了上一條或許要說:“沒那麼嚴重吧,我們家小區很多孩子都是老人24小時帶的保姆帶的,個個陽光燦爛身體健康。該走的時候走該跳的時候跳。3歲前又沒有記憶的,也不學東西,反正是長身體,沒關係的。”
好吧,我無法用你肉眼可見的答案來說服你,作為專業老師的我們是可以憑氣場感覺來感受到那個孩子的狀態,可這又是很難言表的。
教育是先教做人,再教做事。可前者的時間長度遠遠要超過後者,在這個浮躁急功近利的時代,我們等不了,也不知道到底怎麼樣叫做人。於是我們轉向更容易看出來好壞的做事,教孩子學會一些技能,展現一些才華。我們的教育已經培養了太多技能專家,太多爭取榮譽的機器,卻少有人將自己的使命尋找到,用內在的力量去完成深入靈魂進入骨髓的使命。3歲前,6歲前,就是這樣一個無法迅速看到結果,卻極其重要的培養內在力量和彈性自我的時刻。那個主要撫養人的內心要有很堅定的理念和對教育的瞭解才能守得住。
三、在3歲前,孩子需要的是身體感官感受,而不是思考。
3歲前孩子是圖景化學習,應該將孩子的發展能量用於行動而非思維中。這一條規律,對於目前急躁的中國社會教育非常非常重要。
這個思維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學習知識,他是更廣義的,包括講大道理,講孩子沒有通過他自身體驗無法理解的那些抽象詞彙形成的大道理。
比如“這個東西里面有新增劑,吃了會身體不好”,什麼是新增劑?如何不好法?這些都是孩子無法理解的,他聽到這個話後的第一反應是嘗一下。那該怎麼辦?成人用行動決定,這是家庭中的權威感,媽媽不買,孩子自然就吃不到。講大道理的教育、用暴力控制孩子的教育、怕麻煩而給孩子無限制自由的教育都是一樣的,是偷懶教育,是成人沒有辦法的一種能量宣洩。
我看到太多的孩子,在新事物面前失去嘗試的勇氣,嘴巴里說的都是一套套的道理“這樣危險的”“弄到水要著涼的”“寶寶好孩子不跳的”……面對此,我只能深深的嘆氣。在保證孩子不會受到大傷害的前提下,3歲前讓孩子自由的探索實在是太重要了。
四、在3歲前,孩子需要的是你可靠的愛,而不是過多的物質。
走在大街上,看到孩子們穿得越來越漂亮,手上的玩具也越來越新潮。可我耳朵裡經常聽到的聲音還是“我家有這,你沒有吧”“我讓我媽媽買一個,哼”。人類的慾望是最容易膨脹和升起的,而且越快滿足越容易失去滿足感,靠外在物質的滿足沒有止境。
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孩子內在的愛得到的越充分越自然,他對外在物品的需求也就越少。媽媽送的禮物能彌補自己內心的愧疚,卻無法代替缺失的陪伴和母愛。恰恰相反的是,在物質上能夠控制住,用心生活,用心關愛孩子的家庭教育,最能滋養孩子的內在。減少物質的給予,增加精神的交流。
五、在3歲前,孩子是依靠自身強大的吸收和模仿能力來學習,我們無處遁形。
中國俗話說3歲前的孩子是沒有記憶力的,這也使得很多人覺得3歲前只要把孩子身體帶好就可以了,其他的孩子都不懂的。如果真是這樣,大自然的進化論就太可笑了,白白消耗三年的精華時光,作為高於動物的人類,難道真是這樣低能嗎?
實際上,這三年對於人類來說,上天賜予了最神奇的寶貝,就是超強的感覺器官,這使得我們具備了吸收能力和模仿能力。你是否發現,兩歲左右的孩子學習說話不是當時立刻學會的,而是每晚的自言自語和反覆吸收模仿中學會的。同樣的,孩子對其他事物的理解和學習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
更為神奇的是,當你很想休息推開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更粘著你,似乎他讀懂了你想推開他的心思而不願離開。我時常建議全職媽媽們不要請阿姨,我們的身體越來越懶得動,這種無所事事的狀態會影響孩子也會使得孩子過於自我中心。如果媽媽們常常閒的沒事情做,孩子就會“媽媽!媽媽!”的呼喚你,以填補你內心的無聊。而當媽媽真的很忙碌,告訴孩子我在做什麼,你可以等一會兒也可以來和我一起做,孩子常常就會同意。這就是因為孩子強大的感覺器官能觸及到我們的內在,我們所成為的那個人,而不是我們所做的事情。
如果你不喜歡家裡帶孩子的那個人的某個方面,那就不要讓他帶你的孩子,因為孩子遲早也會具備這點。如果你不喜歡自己身上的某個特質,那就在接受自己的基礎上努力修行改進,否則孩子無法避免這樣的輪迴。
六、在3歲前,孩子有成為一切可能的機會,你需要做的就是成長你自己。
所有的教育都將是自我教育,我們無法改變他人,除非他自己內在想改變,我們只能提供適度的幫助和耐心的等待。
但我們能決定的是我們自己,我們願意改變嗎?
我們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嗎?
我們自己的人生將要走向哪裡?
我們的成長就是孩子腳下的那一塊基石,孩子將墊著這塊石頭,看到更遠的地方。
那麼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這一關鍵階段,應該怎麼做呢?
1、給孩子一種無限耐心的愛
人的成長都源於本能,它既是一種生物性的,又是一種文化性的成長,這樣的成長也不可能僅僅靠食物就可以。在這個階段,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放下所有娛樂、休閒和其他的瑣事,把疼愛、照顧孩子當做最大的事情,使孩子獲得儘可能多的溫暖、安全、寧靜。
2、觀察敏感期的出現
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並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須客觀細心地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性特質,時刻留意孩子敏感期的到來,以便採取相應措施。
3、提供適當的學習環境
父母要儘自己最大可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以保證孩子得到均等發展的機會,受到平等的對待。因為,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孩子很容易發現生活的法則和宇宙的祕密,從而在行為中形成自律。比如孩子對音樂、美術或者書寫等出現興趣的時候,父母就要給孩子準備相應的材料,營造相應的環境。
4、適時放手
當孩子熱衷於有興趣的事物時,父母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不要太多幹預,並適時予以協助、指導。比如,不要因為怕危險就不讓孩子爬來爬去,把孩子限制在床上或小車裡;也不要老抱著孩子,要讓孩子多與大自然接觸,多做戶外活動,每天至少1小時。另外,更不要包辦代替,孩子能做的事情儘量讓他自己動手。
5、尊重孩子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自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應該具備的觀念。
經過敏感期的學習之後,幼兒的心智水平便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經歷敏感期的孩子,其身體正受到一種神聖命令的指揮,其小小心靈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僅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同時也影響其心靈、人格的發展,因此,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協助,以避免孩子錯失一生僅有的一次特別生命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