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泌尿外科 副主任醫師 劉洪濤

  冬春季節,很多人都會被腰腿痠疼,脖子僵硬折磨,拔罐療法是針對這樣狀況很好的一種治療方法。我把自己整理的文章轉到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罐印所反映出來你身體的病症。

  拔罐療法可以逐寒祛溼、祛除瘀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扶正祛邪,治癒疾病,增強體質的功能。更由於拔罐療法操作簡便,易學易懂,適應症廣,治療效果好,保健作用明顯,無副作用,罐具簡單等特點而成為家庭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拔罐往往會出現區域性潮紅、紫紅、紫黑、水泡、出血點、血泡等各種各樣不同的反應而引起治療者的恐懼,更因一些人不知道出現這些不同的反應所對應的病症對拔罐療效而懷疑並排斥。其實這些顏色和形態的變化都是拔罐的正常治療反映,在反覆拔罐治療中會逐漸消失,不需顧慮,一般情況也不需要處理,可待其自然吸收,即使出現大的水泡等情況,也只需將水泡區域性用酒精消毒後,刺破水泡,擠出泡內液體,3-5天即可癒合。

  現將一些常見的罐印色素反應綜述如下,供拔罐者辨別病情狀況時參考:

  1、罐印紫黑而暗——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多為氣滯血淤之象。

  2、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表示寒凝血瘀症,罐口部分呈紫黑色――多為火毒,如發紫伴有斑塊——多為寒凝血淤之證,紫的程度不同,表明病的程度也不一樣。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不一——表示氣滯血瘀症。

  4、罐印鮮紅而豔——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盛火旺。

  5、罐印紅而暗——多表示血脂高,血黏稠度高,且有熱邪。

  6、罐口部位皮膚髮白,觸之不溫,發冷、發涼,起白水庖——多為風溼重一些。

  如果罐口部位皮膚髮白,沒有其他的現象——表明多是貧血,虛寒、溼邪;

  如果罐口部位皮膚髮白,發涼,不起白水庖——多是風寒較重。

  如白庖中夾有白沫,而留罐過程中感到癢——多為排風寒和排風溼。

  罐印灰白,觸之不溫——多為虛寒和溫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和微癢――表示風邪和溼症。

  8、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溼氣。

  9、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溼氣重,如果泡內有血水——是熱溼毒的反應,起黃水泡或黃綠泡和膿水及黏稠物、果凍樣物——多為有炎症且比較重。

  10、感覺拔罐部位疼痛——表示體內有火毒,感覺罐口部位先痛後癢——表示先排火毒,後排風寒溼邪。

  11、拔罐後無明顯罐斑反應,區域性面板沒有淤血現象,或雖有輕度潮紅,但起罐後很快消失,恢復面板原來的顏色——一般提示無病或病情輕微。

  12、在連續拔罐過程中,罐斑顏色逐漸變淺或減少――說明病情逐漸減輕或病接近痊癒.

  13、刺絡拔罐吸出的液體,可表現不同的病情。一般認為:

  (1)鮮血顯示病情較輕;

  (2)黑色或淤塊顯示淤阻較重;

  (3)黃水顯示溼熱證;

  (4)清水顯示寒溼證。

  一般情況下,根據以上診察罐印色素的變化,結合臨床反映的症狀,有針對性的對症拔罐治療,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淺析:不同身體區域罐斑的診斷方法

  不同罐斑出現在身體的不同區域,也代表不同的臨床意義。那麼,不同區域的罐斑給我們帶來的是身體上的哪些危險訊號呢?下面具體為大家來介紹一下:

  罐斑的診斷

  注:

  診斷正常色:為粉紅色

  肝膽:略青

  肺腸:略白

  膀胱腎:略黑均屬正常

  心臟:略赤

  脾胃:略黃

  肺區罐斑:

  1、起罐時兩側出現紫紅色斑點是支氣管炎。

  2、起罐時出現潮紅色斑片是肺熱,有口渴、胸痛、等症狀。

  3、起罐時出現小片疹子時,是呼吸道有炎症,如咽炎、鼻炎等。

  4、出現淡紫色或紅色為扁條腺炎。

  5、出現淡紫色或紅色為淋巴腫脹。

  6、出現白色為肺虛。

  7、出現毛孔粗大為風犯,受風寒。脖頸僵硬、肩胛痛或伴有肩周炎等。

  心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上下相連的紫紅色是心經不通,可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

  2、起罐時出現有小面積斑片,表示相交頭部有腦供血不足現象,如頭暈、頭有麻脹感。

  3、起罐時出現紫紅色斑條表示患者是頸椎疾病

  4、起罐時出現白色,是屬心肌缺血。

  5、起罐時如出現毛孔張開很大,並伴有霧氣,為風溼性心臟病。

  6、出現白色為氣血虧損,

  7、出現凹陷狀為心血不足,脈弱,氣短。

  8、出現紅色為心火大

  膽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凹進去的小坑是膽結石。

  2、起罐時周圍出現紫紅色斑點表明膽的排洩功能失調,可出現口苦、兩肋脹痛、黃疸等疾病

  3、出現白色,膽功能低下。

  4、出現淡紫色圈圈,受過驚嚇,膽小。

  5、出現片狀紅疹為膽囊炎。

  肝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潮紅色疹狀,屬肝經實火,可出現頭痛、易怒,面紅耳赤、尿黃、便乾等症狀。

  2、起罐時罐斑中央發青時,表明患者有肝炎。

  3、起罐時如周圍出現淡紫色圈圈,圈內呈白色狀,為氣滯即生氣所致。

  4、周圍出現紫圈為脂肪肝,

  5、大面積出現潮紅色,並伴隨腫硬狀為酒精肝。

  6、整個肝區出現紫色或紫紅色為血粘稠度高。

  7、出現紫青色並僵硬壯為肝硬化。

  8、有紫青斑出現,斑中有白色相間,可能部分伴有肝腹水。

  脾區罐斑:

  1、起罐時出現潮紅色疹狀時,表明為食慾不振或食後兩肋脹滿,大便稀並可伴有眩暈,倦怠等症狀

  2、起罐時如出現紫紅色並有隆起的現象,表明有脾腫大徵兆。伴隨脾氣暴躁,性情不穩。

  3、出現紅色或潮紅色並伴有毛孔粗大現象,表明脾臟溼熱,惡寒,出虛汗。

  4、出現凹陷狀,表明脾臟功能運化較差,無力,行動遲緩,性子慢,不喜言語。

  5、出現淡紫色或紫色圈圈表明氣滯,脾氣不好,經常發脾氣。

  6、整個出現紫色或紫紅色,為高血脂,血粘稠度高,可能伴隨有血壓偏高現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