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中心 住院醫師 周超

  一、麻黃湯的適應證

  麻黃湯是治療太陽傷寒的主方。太陽傷寒,是指寒邪外襲以後,在太陽病提綱證上,又出現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寒,發熱,無汗而喘等證的就叫做太陽傷寒證。所以它和近代醫學的“腸傷寒”不同。寒邪,在六淫邪氣中屬於陰邪,侵犯人體,最易損傷陽氣。人體陽氣被寒邪所傷。失去正常的溫煦作用,所以必見惡寒。太陽傷寒的惡寒,是很嚴重的,即使多穿衣,多蓋被,或者烤火取暖,也常常是不得緩解。

  寒主凝滯、主痛,又主收引,故除惡寒之外,還見各種疼痛之證。外感寒邪,營衛凝澀不利,皮毛腠理斂縮閉塞,所以身上不出汗。即捫其面板灼熱燙手,但無絲毫汗意可言,這在診斷上很有價健。“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皮毛汗孔被寒邪閉鬱,肺氣也就不得宣發,肺氣失宜,則氣逆作喘;若影響到胃氣的和降,還可見到嘔逆。

  此證無汗而表實,且為寒邪所傷,使脈緊而有力,故脈浮緊而異於中風之浮緩。桂枝證與麻黃證,均屬太陽病,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風寒是它們的共見證。但桂枝證為表虛,以汗出、惡風、脈浮緩為主;麻黃證為表實,以無汗、惡寒、身疼、脈浮緊為主,兩者有所不同,不可混淆。

  麻黃湯由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四味藥組成。麻黃辛溫,可發散風寒,開腠理而發汗,宜肺平喘,桂枝通陽解肌,助麻黃髮散風寒,杏仁苦溫利肺,助麻黃宣肺平喘,甘草則調和諸藥而護正。本方為辛溫發汗之峻劑,但麻黃與甘草的劑量之比,以三比一為準,如此服之方能奏發汗之效。

  二、麻黃湯的臨床應用

  麻黃湯不僅是發汗解表藥,而且也是治喘的聖藥。全世界的醫生都知道麻黃能治喘,但它們卻不知道第一個提出麻黃治喘的是我國後漢時期的張仲景。這也說明了中醫藥學確是一個偉大的寶庫。麻黃湯除發汗平喘之外,還治“痺痛”以及各種寒性疼痛之證,所以,後世凡治痺證疼痛都離不開麻黃就可以想見了。本方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現仍有實用價值,不得忽視。

  我於1967年隨醫療隊去甘肅省,時值隆冬季節,因胃受風寒而患“傷寒”證,周身關節無處不痛,惡寒特甚,體溫的39。8℃、無汗、咳嗽、脈浮緊。我自己開了一張麻黃湯方,服藥後躺在火炕上發汗,約一時許,通身汗出而愈。據醫案記載‘本方還有催生的作用,這是因為在冬季寒冷之時,產婦受寒,氣血收縮面致分娩困準。若投以麻黃湯則寒散氣和,血脈流通,而達到治療目的。

  三、麻黃湯的加減應用

  麻黃湯的加減應用,為治療傷寒各種兼證而設,如推而廣之,也可治療各種雜病。如以傷寒兼證而言;其中包括傷寒挾水飲咳喘的小青龍湯證,兼陽鬱不伸而煩躁的大青龍湯證,以及兼太陽經輸不利的葛根湯證。如以雜病而言,小青龍湯則能治支飲;大青龍湯則能治溢飲;而葛根湯又能治“剛痙”等證。

  (一)小青龍湯

  本方治療傷寒又兼挾水飲之證。《傷寒論》把它的病機概括為“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傷寒表不解,是說有惡寒、發熱、無汗、身疼痛等太陽傷寒表證存在;”心下有水氣“,是指素有水飲內停犯胃,胃氣不降則上逆作嘔,外寒內飲,上射於肺,肺失宣降則咳喘。

  由於水邪變動不居,可隨氣機升降到處為患,故可見水寒停於下的小便不利,少腹滿,水寒壅滯於上,阻礙氣機的噎;水飲內停,氣不化津的口渴等或見之證。因屬寒飲為病,所以脈弦、苔白而潤滑。如從痰上辨證:多咳吐清稀泡沫樣痰,落地成水;或痰寒而亮,如雞蛋清狀。這些脈證對本證的辨別有重要意義。治用小青龍湯,外解風寒、內散水飲。

  小青龍湯由麻黃、桂枝、芍藥、細辛、乾薑、半夏、炙甘草、五味子組成。方中用麻黃髮散風寒,平喘利水;配桂枝,可增強通陽宣散的功能;乾薑、細辛,能散寒化飲,半夏去痰降逆,炙甘草扶正和中;恐辛散太過,反耗傷正氣,故用五味子酸收,以保肺腎之氣,又以芍藥酸苦微寒,斂營陰而防動血。如此配伍,可使邪去而正氣不傷。

  本方在臨床上並不限於治療表寒內飲證,即使沒有表證、但只要屬於寒飲咳喘,就可加以使用。若寒飲有化熱趨勢的表現,如見煩躁而喘的,可在方中加生石膏。只要辨證準確、臨床便用本方多可收效。但因它不僅能發散陽氣,而又能傷陰動血,雖有五味子、芍藥之護正,仍不宜久服,對某些心臟病、肺結核的咳喘,更應慎用。

  記得有一次帶同學在門診實習,治一男性患者,咳喘痰多而不能平臥。視其面色黧黑,舌苔白滑,脈則弦勁,吐稀白泡沫痰。辨為寒飲射肺之證。時值冬季,氣候凜冽,為疏小青龍湯原方兩劑,患者去後不復來診。次年春,患者又來門診,請餘診病。視其面色夭然不澤,身體殊羸弱,乃問其故。

  患者曰:去年冬服藥見效,已能夜間平臥,痰喘俱減,喜不自勝,自照原方繼服十餘劑,逐發生頭暈、心悸、夜不成寐等證。冬至節後,忽而發生鼻衄,來勢洶湧,不能自止,於同仁醫院電烙止血。然失血太多,疲勞為甚,故又來診治。餘曰:前服之藥,為小青龍湯,雖能散寒飲,亦能動陽氣。久服之後,下伐根本,而使少陰精氣不藏,故傷陰動血,則已勢所必然。乃用人蔘養榮湯加龍骨、牡蠣等藥,服數十劑,體力方漸漸恢復。

  (二)大青龍湯

  本方治當汗不汗,表邪鬱遏不解,以致陽鬱化熱,而形成”不汗出而煩躁“的表寒兼內熱的證候。表寒不解,所以脈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等證俱在。當汗不汗,衛陽被遏而化熱,陽熱內擾,故見煩躁。這裡的表寒與內熱,雖是兩種不同的病理變化,但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絡。

  《傷寒論》中所說的”不汗出而煩躁“,就指出了煩躁是由於不得汗出、陽鬱不宣所致。單是表寒不解,只用麻黃湯發汗就可以了。本證是外寒兼內熱,所以麻黃湯已不適用,而當用大育龍湯外解風寒,內清煩熱。

  大青龍湯是由麻黃湯倍用麻黃,再加生薑、大棗、生石膏而成,因此可以說是麻黃湯的加味方。方中重用麻黃,助以桂枝、生薑發汗以解表,用杏仁利肺氣,助麻黃之宣發,生石膏辛甘大寒,配麻黃解肌以開陽氣之鬱閉,並能清熱除煩,甘草、大棗能和中扶正,在發汗劑中還有資助汗源的作用。

  大青龍湯屬發汗峻劑,體質壯實者可用,體質虛弱者則不可用。如病人脈微弱,汗出惡風,屬於中風表虛的,也不能用。如果誤用,可因發汗太多,以致發生四肢厥逆,肌肉跳動的亡陽之變。為防止汗多亡陽,張仲景特別在方後注:”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溫粉,即米粉炒溫,撲在身上用以止汗。

  有一位姓邱的醫生,在我院旁聽《傷寒論》課,當講到大青龍湯證時,他介紹了用本方的驗案一例:他家鄉一壯年社員,在抗早打併時,於遍身汗出如洗的情況下,縋繩下井。井底則寒氣逼人,頓時汗消,隨之即病。證見發熱、惡寒,一身疼痛,煩躁難耐等。邱認為屬大青龍湯證,但考慮時值暑夏,又不敢貿然進藥。後在其他醫生的鼓勵與協助下,他給病人開了一張大青龍揚方。僅服一煎,病人即遍身汗出,熱退身涼而神安。

  某女,32歲,北京人。患手腫臂疼之證,經久不愈,頗以為苦。來診時抬手診脈亦覺吃力。經各種治療,皆無效。脈浮弦勁,舌質紅而苔水滑,二便飲食均可,經水亦調。問其病因,自述天冷洗衣,水涼而手寒,洗幾次後,便覺仲疼手腫,酸楚不支。

  辨證:水寒之邪,鬱遏陽氣,不得宣洩,因而氣滯水結,與”滋飲“之證相符。因其舌紅而絳,身體又壯,故可發汗清熱以祛飲。

  處方:大青龍湯原方。

  服一劑即汗出而安。

  (三)葛根湯證

  本方可解表滋液、疏通經脈,用於治療太陽被寒邪所傷,經脈不利,而見”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等證。

  葛根湯由葛根、麻黃、桂枝、生薑、芍藥、炙甘草、大棗組成。方用葛根,既能解肌表之邪,又能升津液,濡養筋脈,以緩項背之拘急,麻黃、桂枝、生薑辛溫散寒,可發汗解表,芍藥佐葛根,可利血脈以緩筋急;甘草、大棗和營衛而守中,也可制約麻、桂之過散。此方服後,往往出現後背發熱,繼之而背上汗出,次遍及全身,而項背之強急即愈。

  太陽病為邪在表,在表者則當汗而發之,故以有汗為表虛,治用桂枝湯類,無汗為表實,治用麻黃湯類。雖未盡汗法之全,庶可以一隅而反三。

  第七講試論苓桂劑的加減證治

  苓桂劑,指《傷寒論》中以茯苓、桂技為主藥的方劑,其中包括苓桂術甘湯、苓桂姜甘湯、五苓散等方劑在內。為使本講內容更為完備,也將《金匱要略》中的苓桂劑和自制之方補充了進去。苓桂劑主要是用來治療水氣上衝證的,此病為常見病和多發病,歷代醫家都比較重視,在臨床治療上也有所發展。

  水氣上衝證,散見於《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方論》,張仲景提出了以苓桂為主藥的一類方劑的相應治法。但文中的苓桂諸方證,分列於不同的疾病篇章,缺乏系統歸納和有機聯絡,使人難以掌握全面。為此,綜合各條有關方證,結合個個臨床體會,將苓桂劑在臨床中的加減運用加以論述,以治療包括太陽病腑證在內的各種有關水氣的疾患。

  一、水氣的概念

  古人對水氣的概念,認識也頗不一致,有人認為水氣是水之寒氣,如成無己注水氣上衝時說:“水寒相搏,肺寒氣逆”;也有認為水氣即水飲,如錢天來注:“水氣,水飲之屬也”。我認為上述兩種不同的見解,似乎各自說了一半,周為水與寒、水與飲,往往協同發病,水指其形,寒指其氣,飲則指其邪,二者相因,故不能加以分割。

  水氣的概念,應是既有水飲,又有寒氣,這樣去理解,則比較恰當。

  二、水氣上衝的證機

  水氣上衝的證機是和心、脾、腎的陽氣虛襲有關,而心陽應衰,又為發病的關鍵。

  心屬火,為陽中之陽髒,上居於胸,能行陽令而制陰於下。若心陽不足,坐鎮無權,不能降伏下陰,則使寒水上泛,而發為水氣上衝。同時,脾氣之虛,不能治水於下,水無所制,也易上衝而為患。另外,腎主水而有主宰水氣的作用,如腎陽不足,氣化無權,不能主水於下,則亦可導致水氣上衝。由此可見,水氣上衝,實與心、脾、腎三髒陽氣之虛有關,其中尤以心陽虛不能降伏下陰而為前提。

  水氣上衝的起點有二:一是由“心下”氣往上衝,一是由“臍下”氣往上衝。由心下氣往上衝的,多因心脾氣虛,由臍下氣往上衝的,多因心腎氣虛之所致。至於對此證的辨認,典型的則可出現明顯的氣由下往上衝動的感覺,不典型的,雖不見明顯的氣衝之感,但從下往上依次出現的或脹、或滿、或悸等等見證也十分明確,故也不難辨認為水氣上衝證。

  心下的水氣上衝證:由於水寒之氣先犯心下的胃脘部位,則胃中脹滿,若再上衝於胸,因胸為心之城郭,陽氣之所會,今被水寒所抑,則白覺憋悶;胸又為心肺所居之地,水寒之氣犯胸,則心肺必蒙其害,若肺氣受阻,則咳嗽、短氣;若心陽被凌,則心悸不安,若水氣再上衝於咽喉,則氣結成痺,尤如“梅核氣”狀,自覺一物梗喉嚨間,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水氣再往上衝,必冒蔽清陽之氣,證見頭目眩暈,動則為甚。

  頭面部的眼、耳、鼻、舌,皆屬清竅,藉賴清陽之氣的溫養,則耳聰目明,鼻聞香臭,口知滋味。今濁陰之氣冒蔽清陽,清陽之氣不能溫養清竅,則往往出現耳聾、目障、鼻塞、口失滋味等證。因此,水氣上衝每有眼、耳、鼻、喉等證出現,務須注意。

  臍下的水氣上衝證:由子心腎陽虛,以致水寒之氣得逞,遂發為水氣上衝之證。此證因水與氣搏,其先驅症狀必見臍下悸動,而小便不利。如不及時治療,則氣從臍下上衝咽喉,來勢突然,其行甚速,凡氣所過之處,或脹、或悸、或窒塞,皆歷歷有徵,古人叫傲“奔豚氣”。猶以衝至咽喉,每每使人憋悶、窒息、出冷汗,而有如面臨死亡的一種恐怖感出現,然少項則氣衰下行,其證也隨之面減。

  除上述兩種水氣上衝的特點以外,還可從色診、脈診,進行診斷,這也是十分必要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