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麻醉科 主任醫師 劉秀芬

  射頻療法是利用可控溫度作用於神經節、神經幹和神經根等部位,使蛋白質凝固變性,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導。其應用於疼痛治療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通過不斷改進方法,能有效地治療頭、頸、胸、腰和骶部的某些疼痛(如三叉神經痛、頸臂痛、腰後支神經痛等)。射頻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疼痛,但保留本體感覺、觸覺和運動功能。與化學性神經破壞療法相比,它具有如下特點:

  (1)射頻熱凝損傷灶的大小可以被精確控制;

  (2)可以精確地監測損傷溫度;

  (3)藉助於電刺激試驗和阻抗監測可準確地放置穿刺針;

  (4)同一個穿刺針可產生不同型別的嵴神經損傷;

  (5)可以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射頻治療;

  (6)多個熱凝損傷灶迅速恢復,殘留症狀較少;

  (7)正常操作下,併發症和副作用發生率低;

  (8)如果神經傳導通路再通,疼痛復發,可重複進行射頻治療。

  射頻療法適用於保守方法治療疼痛無效時,先用短效局麻藥行診斷性阻滯,出現疼痛減輕者,才適合做射頻治療。最常用於軀體感覺神經的第一級感覺神經元,這些部位應用比較安全。常用溫度為60~80°C,時間為30~300秒不等。

  由於連續射頻是一種對組織的溫度創傷,其伴隨的危險就包括對鄰近神經組織的破壞及長期或永久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喪失。1997年,Sluijter(英國)提出脈衝射頻新概念,使用短時、高頻率(300~500kHz)的射頻,電極最高溫度在破壞神經的溫度標準下(£42°C),同樣達到治療疼痛的目的。有關研究表明,對難治性神經痛的病人,於背根神經節或嵴神經根處行脈衝射頻,疼痛完全減輕或減輕90%,7個月後隨訪,仍保持治療後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