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鹽”身上又發生了一件引起熱議的事情,一篇名為“鹽吃多了會變傻”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引起眾多的恐慌。
事情源於前幾日美國科學家在英國《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一項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小鼠研究。該研究表明,高鹽飲食可引發大腦認知功能缺陷。
那麼,事實真有如此可怕嗎?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吃多了會變傻的說法從何而來?
研究人員主要通過含有4%或8%鹽的食物餵食並觀察小鼠,經過試驗證明:實驗組小鼠大腦皮層的血流量下降28%,僅8周後海馬區血流量下降25%,並且,在迷宮測試中,實驗組小鼠方向感較對照組小鼠差了很多,反應速度明顯下降;在築巢方面表現也很遲鈍;通過此項試驗最終證明“高鹽飲食會影響大腦健康,高鹽習慣會導致腸道免疫系統發生變化,進而引發認知功能缺陷”。
試驗很專業,結果很顯著,但是對於此項實驗也存在著不少問題:
1、對於這則試驗,實驗物件為小鼠,關於食物的作用,動物實驗僅僅是動物水平,並不能完全嫁接於人體;對動物新增的劑量和人體並不相符,人對於食物的攝入量畢竟有限,差異問題需要注意。
2、試驗當中新增的食鹽量比正常健康飲食多8至16倍,對於再重口味的人來說,也根本不能下嚥,所以不能直接“推斷結論”,而且“拋開劑量談毒性實為不負責任”,任何反應都要有一個反應條件,實驗當中所新增的食用量在人體當中並不可“操作”。
3、小鼠的“體重、血流量”等身體特徵和人體差別較大,不能直接“套用資料”,也就是說此項試驗結論對人體而言存在偏差。
所以,這則嫁接於人身上的言論並不準確。但是食鹽多少和健康的確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因為像高血壓、缺鈣甚至胃癌等慢性疾病的確有一部分原因(引導條件)是由食鹽過多導致的。
怎樣合理使用食用鹽?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個人一天鹽的攝入量是小於6克,其中2克鹽是人們日常吃進去的食物所包含的鹽量,實際一天炒菜用鹽量應是4克,一天攝入的鹽的量(6克)相當於把一個普通啤酒瓶蓋鋪平的量。
1、烹調時多用醋、檸檬汁等酸味調味汁,替代一部分鹽和醬油,同時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達到味道鮮美。
2、多采用蒸煮等低溫烹調,少選用煎炸炒的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味道。
3、多吃有味道的菜,比如南瓜、番茄、青椒等,用食物本身的味道來增加口感。
4、用醬油等調味品時,用點、蘸等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將醬油都放進菜裡。
5、選擇低鈉鹽。普通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低鈉鹽含有70%左右的氯化鈉和 30%
左右的氯化鉀,選擇攝入等同重量的低鈉鹽的話,無形中就減少了30%左右的鈉離子攝入。最重要的是,低鈉鹽的鹹味與普通精製食鹽相差不大,做到了減鈉補鉀不減鹹的效果。
6、找對食物。天然的蔬果本身具有其特殊的香味和味道,在加工過程中完全可以減少鹽的新增,以達到求本味的效果。
7、出鍋前放鹽。出鍋前放鹽是因為鹽在食物的表面而沒有滲透到食物內部,食用時舌頭也感受到鹹味,減少了“淡”的感覺,從而減少鹽的攝入。
8、拒絕隱形鹽。在生活當中除了食用鹽之外,還含有非常多的“隱形鹽”,如鹹魚、鹹蛋、醃菜、方便麵等,然而除了這些我們熟悉的高鹽食物之外,還有很多大家忽略的高鹽食物,比如“甜飲料、掛麵、餅乾”等都被包含其中。有一個換算係數:1克鹽=400毫克的鈉,所以當食物中的鈉離子攝入過多時同樣也會影響我們的血壓,因此在攝入這些食物時一定要通過計算換算出鹽量,以便減少三餐的總鹽攝入量,達到更好的減鹽效果。
由於食鹽過多的確存在較大的威脅,容易導致各類慢性疾病,所以少吃才是王道。健康吃鹽,科學控煙,別讓生活“鹽”不由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