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功能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王學廉

  在面部神經性疾病主要包括面肌痙攣、面癱等。有的患者由於不瞭解,會混淆這兩種病。簡單的概括,可以這樣說:面肌痙攣是“胡亂動”,面癱是“動不了”。以下詳細解釋這兩者的不同——

  面肌痙攣的定義

  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
HFS)表現為陣發性半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面部抽搐大多為單側症狀,極少數(不到1%)為雙側先後發作。

  面癱的定義

  面癱(特發性面癱,Bell
palsy,BP),又稱Bell氏面癱或Bell氏麻痺,是指不能確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特徵或症狀的單純性周圍性面神經麻痺。特發性面癱多單側發病,個別為雙側發生。

  臨床表現不同

  面肌痙攣的臨床表現

  1. 發病時間:大多起病超過40歲,但仍有少量年輕患者。

  2. 抽搐特點:開始發病多起於上、下眼瞼,逐漸緩慢向面頰擴充套件至一側面部所有肌肉,重者可累及頸部肌肉。

  3.
抽搐時間:抽搐發作陣發性的,間歇期隨症狀加重而逐漸縮短。患者自己不能控制抽搐,經常在緊張、勞累、遇見陌生人、在公共場所露面時發作明顯。入睡後抽搐多停止,但也有入睡後因抽搐而醒者。

  面癱的臨床表現

  1、發病時間:多見於青壯年患者。

  2、
面癱特點:患側全部面肌癱瘓,眼瞼不能充分閉合。閉嘴時頰肌鬆弛,口角下垂。抬眉時額橫紋消失,眉毛較健側低,瞼裂變大,內眼角不尖,眼淚外溢。笑時口角向健側牽引。由於頰肌麻痺,咀嚼時食物貯留於頰部與牙齦間。

  3、其他伴發症狀:①貝爾氏徵:閉眼時麻痺側眼球上竄,角膜下方露出鞏膜;②眼球徵:患側眼球上移;③頸闊肌徵:病人用力前屈,檢查者抵額,健側頸闊肌收縮,患側不動;④聽覺過敏:由於鐙骨肌麻痺,鼓膜張肌緊張,微小聲音產生強震動,產生過聽;⑤淚腺分泌障礙:患側減少;⑥唾液分液障礙:患側下頜腺分泌減少。

  治療不同

  面肌痙攣的治療

  1、
藥物治療:①抗癲癇類藥物:卡馬西平、奧卡西平及苯妥英鈉等;②B族維生素:甲鈷胺及谷維素。僅能緩解抽搐的症狀,但不能完全控制症狀。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口服藥物劑量不斷增大,並出現眩暈、迷煳等併發症。

  2、鍼灸或肉毒毒素:維持時間大約3個月,一般不超過半年。嚴重者可造成面癱。

  3、顯微血管減壓術(MVD)治療面肌痙攣:通過顯微技術將位於腦神經根部走行異常、並對其造成壓迫的血管推移離開,解除血管的壓迫,治療疾病的術式。是唯一針對病因,可根治疾病的治療方式。

  面癱的治療

  1、激素治療:儘早足量使用激素治療,可使用強的鬆,連用7天后逐天減量。

  2、抗病毒治療:根據患者評估情況,症狀較重預後不良的新發病患者72小時內抗病毒聯合激素一起使用。抗病毒常用藥物有阿昔洛韋或伐昔洛韋,連用7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