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減重代謝外科 副主任醫師 戴曉江

  當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通過其他的事來排解這些不良的情緒,有的人是去買買買,有的人是去運動,而還有一部分人卻是吃吃吃,把悲痛化為食慾,讓自己大吃一頓。如果悲痛的次數多了,就會發現自己的體重變得越來越高,讓自己心情變得更加低落,從而陷入一個惡性迴圈。
  不光是難過,很多情緒都會左右我們的食慾,比如有些人就會因為心情不好而食慾不振,變得不想吃東西;而有些人卻恰恰相反,心情不好的時候食慾反而變得比以前更好,在感到壓力或是焦慮的時候胃口也總會有要吃東西的想法。對這種現象,心理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父母讓自己在嬰兒時期養成了不良習慣而導致的。
  大部分人父母其實都缺乏育兒經驗,很難弄清楚嬰兒的需求。比如寶寶啼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感覺害怕也可能是感到不舒適,餓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可有些父母只要寶寶一哭就覺得他是餓了,馬上就開始給孩子餵奶,加上這時候寶寶還缺乏分辨能力,所以就養成了有負面情緒就想吃東西的條件反射。
  除了嬰幼兒時期養成的條件反射之外,平常的生活習慣也會讓我們養成情緒不好就想吃東西的心理。有些人喜歡通過嚼口香糖或是嗑瓜子來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因為咀嚼可以讓面部肌肉緊張度減低,讓我們間接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緩解。時間一長,這種行為習慣就演變成了咀嚼食物,所以有些人在感覺到壓力或是心情不好時,儘管自己不餓但就是想吃東西。

  這些習慣都是存在我們潛意識裡面的,想要改變它並不容易,只能通過培養其他的行為習慣來引導自己,慢慢淡化這種條件反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