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蘭俊

  64歲的市民張女士,半夜醒來,突然出現天眩地轉,不敢睜眼,頭一轉就會出現眩暈,同時出現噁心嘔吐,因為眩暈四處求醫,未得到緩解。後來聽朋友介紹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經過詳細檢查後,判斷引起眩暈的原因為“耳石症”,經過耳石復位治療,3天后張女士便感覺症狀減輕不少,隨後又給張女士開中藥對症調理,最終患者的眩暈逐漸緩解,隨訪無復發。
  耳石症患者在臨床上非常常見,但是由於目前還有許多醫生對該病認識不足,極易被當作頸椎病、腦供血不足等疾病治療,誤診率很高,還有些人以為是得了什麼魔症。
  耳石症學名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頭部運動至某一特定位置時,出現的短暫眩暈和眼震。一般情況下,人在翻身、起床、躺下或者低頭、仰頭時眩暈感覺明顯。這種“眩暈”不會像腦梗或腦出血一樣,出現生命危險。它的發生(眩暈)一般只在體位改變的時候出現,因此它又叫“位置性眩暈”,天旋地轉身體下墜的感覺,並且每次眩暈持續的時間一般在1分鐘以內就緩解了。我們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耳石症發生在中耳的半規管,中耳與半耳管相連的橢圓囊斑和球囊斑表面有一層膠質膜,膠質膜表面的碳酸鈣顆粒稱為耳石。當耳石脫落後,就會掉進半規管裡,當體位變動時,半規管裡的耳石顆粒就會隨著體位從上往下移動,在移動過程中引起半規管內的淋巴液震動,刺激半規管的毛細胞,把這種震動感傳遞到腦幹和小腦,就會引起眩暈的感覺,還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噁心、嘔吐、心慌等感覺。有些人認為耳石症是“耳屎”,這是不正確的。我們通常所說的“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在外耳道分泌的,可以掏耳朵時清理出來,而半規管的耳石與外耳道是不相通的,不可能通過掏耳朵或手術的方法清除掉,只能通過耳石復位的方法進行治療。

  耳石症的發病因素仍不明確,它可能是一種孤立的特發症狀,也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因素引發而來。例如耳石病,迷路發生老化或退行性變時,耳石膜上的耳石脫落再進入並沉積於半規管;內耳供血不足,因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素導致內耳供血不足,橢圓囊的囊斑上的膠質膜因營養障礙而變薄,耳石脫落後進入並沉積於半規管;耳部感染可因細胞碎片的凝集或雙側前庭功能不對稱而致發病。頭部外傷也可能引起耳石症,錄人的頭部受到外力撞擊後,耳石會脫離原來的位置,滾落到半規管裡,隨著頭部的活動而刺激毛細胞,導致劇烈眩暈。
  耳石症發生後不要驚慌,因為耳石症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預後比較好,大多病人都能痊癒。但是要注意與腦幹或小腦梗塞、出血、橋腦小腦角腫瘤、美尼埃綜合徵等疾病鑑別。患者發病後要注意有沒有頭痛、口角歪斜、言語不利、喝水發嗆、肢體麻木無力等症狀,如果沒有這些症狀,腦卒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作為普通人也不可能準確的鑑別,所以還是需要馬上到醫院就診,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暈的可能。耳石症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耳石復位法,不同的半規管耳石症,復位方法不同,常用的手法有Epley手法或Barbecue翻滾法,前者主要針對後半規管的耳石症,後者主要針對水平半規管的耳石症,復位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位於半規管的耳石回覆到橢圓囊中,患者的眩暈症狀就會緩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