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ICU 主任醫師 韓承河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多發於老年人的一種頑固性疼痛,疼痛的程度很重,反覆發作,多年遷延不愈,過去缺乏特效治療方法,導致患者多家醫院多次就診都難以獲得良好的療效,甚至許多老年人產生自殺傾向。

  現在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以下什麼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老百姓俗稱“蛇窩子”、“蛇丹”、“火龍纏腰”,是由一種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見的病毒性面板病。兒童初次感染時,可發生水痘,或隱性感染,此後病毒侵入感覺末端,再經過移動並持久地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中,當發生感冒、惡性腫瘤、免疫性疾病、接受放射或化學藥物治療,人體抵抗力降低時,就會誘發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後遺症病因本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病毒通過呼吸道粘膜進入人體,經過血行傳播,在面板上出現水痘,但大多數人感染後不出現水痘,是為隱性感染,成為帶病毒者。此種病毒為嗜神經性,在侵入面板感覺神經末梢後可沿著神經移動到脊髓後根的神經節中,並潛伏在該處,當宿主的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時,如患感冒、發熱、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惡性腫瘤時,病毒又被激發,致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同時再次啟用的病毒可以沿著周圍神經纖維再移動到皮膚髮生皰疹。在少數情況下,皰疹病毒可散佈到脊髓前角細胞及內臟神經纖維,引起運動性神經麻痺,如眼、面神經麻痺以及胃腸道和泌尿道的症狀。此種疾病在皮損癒合後所伴隨的神經痛多會自然消失,但是由於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身體抵抗力差,特別是免疫能力下降,常常在面板損害癒合後仍然遺留神經的無菌性炎症,導致神經發放異常衝動,出現頑固性後遺神經痛。

  所侵犯的或累及的神經

  最常累及的神經是肋間神經,佔總發病數量的70%以上;其次所累及的是三叉神經、坐骨神經,較少出現的是頸神經、臂叢神經、陰部神經等,基本上侵犯的是感覺神經,對運動神經纖維幾乎沒有影響。症狀:發病前區域性面板先有灼痛,伴輕度發熱、疲倦無力等全身症狀。可伴有流涕、咽部乾燥疼痛、全身肌肉痠痛等症狀。但也可以無前驅症狀,經1~3天后,面板陸續出現散在紅斑。繼而在紅斑上發生多數成簇的粟粒大至綠豆大小的丘皰疹,並迅速變為水皰。水皰壁緊張,光亮,皰水澄清,水皰表面大部有小凹陷。輔助檢查多有血沉增快、淋巴細胞計數增高,若合併細菌感染會出現白細胞計數增高。數日後皰液混濁化膿,破潰後形成糜爛面,最後乾燥結痂,痂脫落後留下暫時性紅斑。一般病程約2~4周。輕症患者只出現紅斑及丘疹,不出現水皰,稱為不全性帶狀皰疹。在惡性淋巴瘤、急性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老年體弱者可出現壞疽性皰疹,愈後留下疤痕,稱為壞疽性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可全身泛發,此時常伴有高熱,並出現肺炎或腦炎,病情嚴重,如不及時搶救,可致死亡,稱為泛發性帶狀皰疹。

  皰疹分佈多位於一側,非列成帶狀,極少超過軀幹中線,有時偶可超過軀幹中線,這是由於神經末梢橫過中線所致。胸、頸及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為好發部位。通常三叉神經只累及一根分支。區域性淋巴結常腫大疼痛。神經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急性期是由於神經節的炎症反應,晚期神經痛是由於神經節以及感覺神經的炎症後纖維化引起的。有時在皰疹出現前有劇烈的神經痛,此時常易誤診為急腹症或心絞痛等。老年體弱或淋巴瘤患者常有神經痛後遺症,有時可持續數月。

  皰疹發生於三叉神經眼支者,可以發生結膜及角膜皰疹,導致角膜潰瘍而引起失明,是為嚴重的併發症。當病毒侵犯面神經和聽神經時,出現耳殼及外耳道皰疹,可伴有耳及有乳突深部疼痛、耳鳴、耳聾、面神經麻痺以及舌前1/3年味覺消失,稱為帶狀皰疹面癱綜合徵。極少數病人合併中樞神經系統損害。

  治療

  1、早期抗病毒治療非常重要

  抗病毒藥物有無環鳥苷、阿糖胞苷以及阿糖腺苷等,其中以無環鳥苷最為有效,無環鳥苷能被皰疹感染過的細胞吸收,在細胞內經過磷酸化作用形成無環鳥苷三磷酸鹽。此種鹽為鳥嘌呤三磷酸鹽的競爭抑制劑,亦就是DNA聚合酶的競爭抑制劑,它可以終止病毒DNA鏈的延長,對病毒的DNA聚合酶的活性產生強大的抑制作用,從而阻滯了皰疹病毒DNA的複製。無環鳥苷不易進入正常細胞。因此對正常細胞的抑制作用很少,約等於對病毒抑制作用的1/10~1/30。這一機理說明無環鳥苷治療皰疹有高效而少副作用的特點,所以是治療皰疹病的首選藥物。無環鳥苷適用於泛發性帶狀皰疹或合併肺炎或腦炎等嚴重患者。靜脈點滴劑量為200~250mg,加入100ml補液中1h滴完,每日2~3次,連續3~7天。口服劑量為200mg,每日5次。阿糖腺苷和阿糖胞苷等對抗病毒雖有一定療效,但因價格昂貴或副作用多,自從有了無環鳥苷後已不常用於皰疹疾病。

  對有神經痛患者可給予止痛藥物,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但是止痛效果最好的應該是抗癲癇類藥物如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加巴噴丁。疼痛嚴重者可在早期口服強的鬆15~30mg/d;1周後漸減量。強的鬆早期服用可消除神經根的炎症。皰疹性神經痛用強的鬆後可以減輕神經炎後期的纖維化,因而亦可減輕疼痛。此外亦可用維生素B1,維生素B6或注射干擾素等。

  中藥可用清熱解毒類藥物。

  2、區域性皮損治療不可忽視

  區域性面板損害到皮疹破潰期,極其容易合併細菌感染,因此,區域性消毒、外用抗病毒噴劑、勤換藥、保持區域性清潔乾燥非常重要。有些中藥外敷效果也非常好。

  3、區域性神經阻滯

  是一種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要區域性沒有明顯的感染,對確定侵犯神經幹的注射可以起到止痛、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抗感染、增加皮損癒合速度、減少後遺症的作用。對於病史長、神經痛嚴重、常規藥物治療效果差的病人,可採取區域性神經阻滯治療,所用藥物為:局麻藥、皮質激素和維生素。

  對於疼痛頑固,運動神經阻斷後對病人影響不大的病人,可採取神經毀損注射,如:肋間神經、三叉神經、頸神經等。但必須有經驗豐富的疼痛科醫生或麻醉科醫生來操作,否則會導致嚴重後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