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童保健所 副主任醫師 丁大為

  今天,6歲的小明被媽媽帶到了兒童保健所門診看病,一看見醫生,小明媽媽就很焦慮地說道:“醫生,我兒子已經兩年多沒有剪指甲了,每次長出來一點就被他自己啃掉了,現在還有時候會啃自己的腳指甲!該怎麼辦啊?”說完把小明的手攤開給醫生看,醫生一看,果然小明的十隻手指的指甲全被啃得乾乾淨淨。
  咬指甲是兒童中一種常見的不良行為習慣,國外報道稱大約一半的兒童在某一時期都會出現這種行為,多見於3~6歲兒童。隨著年齡增長,這種行為大多數會自行消失,但少數可能會持續至成人時期,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一部分成年人仍有咬指甲的行為。
  那麼什麼原因會引起咬指甲這種不良行為呢?一般來說可以分為生理和心理兩大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主要可能是缺鐵或缺鋅引起的異食症狀,這種情況下兒童可能會吃一些如指甲、頭髮或泥巴等非食物性的東西,可以帶兒童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鋅缺乏及鐵缺乏。而心理原因就比較複雜了,焦慮、抑鬱、壓力和陌生環境等均有可能引起兒童咬指甲的行為,而部分兒童也可能是模仿其他人咬指甲而形成的不良習慣。
  經常咬指甲會對兒童對生理及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兒童天生活潑好動,喜歡到處摸爬滾打,指甲中攜帶大量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孩子在咬指甲時,無疑會把大量病菌甚至寄生蟲帶入體內;而在一些可能存在重金屬汙染的環境下,愛咬指甲的兒童更可能引起血鉛及其他重金屬超標。頻繁咬指甲的兒童,可導致手指頭變粗、變短,甲床損壞,甚至導致甲溝炎;還可導致兒童上頜突出,牙齒排列不齊;伴有咬手指面板的兒童,可導致區域性面板增厚腫脹。部分兒童在焦慮或抑鬱等負面情緒下,咬指甲的行為會加重,而此時若家長對其嚴厲批評甚至打罵,又會加重其負面情緒,從而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即使自己的孩子有咬指甲的行為,家長們也不要太過於著急,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嘗試著為孩子糾正咬指甲的行為:

  1、家長不要過分在意3歲以內孩子的咬指甲行為。對於小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咬指甲是一種安慰行為,如果家長過分關注並阻止,反而可能會強化這種行為。

  2、對於某些只是偶爾咬指甲的兒童,家長也應當採取忽視的態度,無需太多關注。

  3、有些突然出現頻繁咬指甲的兒童,可能與兒童遇到某些有壓力的情景有關,家長需要觀察在什麼情況下兒童會出現症狀,幫助兒童化解相關的壓力之後,症狀便會自行消退。

  4、部分從小就有咬指甲行為的兒童,他們的糾正時間會相對較長。對於這種兒童,家長要更有耐心,不可採用打罵、嘲笑、譏諷、恐嚇等方式,這樣做會使孩子的情緒更加緊張,甚至產生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家長平時應該多給孩子心理上的關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陪伴孩子參加親子活動或體育鍛煉,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焦慮的因素,用積極方式逐步轉移孩子對咬指甲的注意力。

  5、另外還有一些具體的技巧可以糾正咬指甲的行為,如定期給孩子修剪指甲,可以拍照讓孩子自己對指甲修剪前後進行對比;小年齡段的孩子,可以在指甲上塗點檸檬汁、醋等有怪味的食物,讓其在咬指甲的同時吃到這些食物,從而產生對咬指甲的厭惡情緒,以達到糾正的效果;在秋冬天,可以讓小孩戴上手套,也能減少咬指甲的頻率;而當兒童正在咬指甲的時候,可以用一些需要手部參與的活動(比如搭積木,畫畫等)來轉移注意力,從而讓兒童停止咬指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