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理諮詢科 副主任醫師 李秀芳

  超人型父母-自卑的孩子

  有一種家長認為孩子永遠都是孩子,什麼都不會幹,每當孩子想去做一些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時,父母總會衝到前面,總說你不會做,你做了也不好,久而久之,孩子做什麼都失去了主動性,表面看上去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保護,實則是害他們,每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他們不會去主動思考,而是想到父母重複對他們所說的話,我在努力也沒有用,我幹不好的,這樣在心裡就會產生自我否定的的意識,隨即自卑心理便產生了。再有這樣還會形成一種心理,叫習得性無助,孩子們會想反正我什麼也幹不好,那我乾脆什麼也不幹了。由此,做父母的能事事都為孩子充當保護傘,鼓勵他們做事情的主動性,積極性,即使他們做錯了,那也是他們的付出,不要輕易去否定這種付出,要做適當的引導。這把保護傘,偶爾讓孩子們暴晒,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

  溺愛型父母-社會適應力差的孩子

  還有一種是過分溺愛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是所謂的“小公主”,“小皇帝”全家人都圍繞這個孩子轉,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孩子想吃什麼,想做什麼,再難也會辦到。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思維,我想要的,父母都能辦到,別人都得聽自己的,就會形成一種霸道的性格,在父母的薰陶下,自我認同感會過度提高,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會遇到很大的挫折。而在父母的過分溺愛下,他們應對挫折的心理能力非常低。當自我認同感和現實衝突時,就會造成心理不平衡。也許從此就會變得自我認同感很低,從此一蹶不振.還有他們的獨立性特別差,對別人有很大的依賴性,心理年齡不成熟,社會適應性差,難以融入社會,所以作為家長對孩子不要過於寵愛。

  嚴厲型父母-過分叛逆的孩子

  還有一種家長權威式的教育方式,這種家長認為我是長輩,這個家我說的算,家教特別嚴,不容許孩子有任何的反抗,但凡孩子與父母的觀念有衝突的地方,都會在父母的嚴厲呵斥下,不敢再有反駁。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下的孩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強化,父母永遠都是對的,在人際方面會有障礙,不敢在其它長輩面前說話,比如老師,上司,總之比自己年長的說話比較有權威的,他都不會主動去發言,因為他已經把這種內心強化泛化了,認為他們說的都是對的,自己提出來也極有可能會被否定,他們都是他父母的影子。還有一種孩子會形成一種性格,就是父母權威,但是自己心裡從來都不會服氣,父母期望他做什麼,他會從另一種方式上來反抗他們。比如父母要他好好學習,可是他卻偏偏逃課,打架。更為嚴重的是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們往往與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他們通過對抗父母,使心底壓抑的能量釋放出來,從而自己內心的需要得到滿足。

  放任自流型父母-孤僻的孩子

  再有一種教育方式是放任性的,這種父母有一部分是迫不得己的,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壓力過大,這些做父母的整天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這就容易造成孩子孤僻的性格。所以在孩子成長階段不是絕對不能和父母脫離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試想如果一顆小樹,不修剪,會長成參天大樹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不是要求父母放棄工作去全心全意的去照顧孩子,當然這也不可能做到,我們所要求的只是要父母多抽出時間去陪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有人疼的,有人愛的,當他們這種被愛的需要滿足後,也許他們會去試著愛別人,回報別人,也許會體諒父母的難處。這樣孩子不至於發展的太過偏離正軌。

  當然最好的就是教育方式是民主型的,給孩子充分發展的空間,能以平等的身份與孩子進行交流與溝通,並能接納孩子們合理的想法和建議,他們互相尊重,彼此體貼關心,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則, 而愛而不嬌, 嚴而有格, 寬鬆而不放任, 自由而不放縱,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處理好“度”這個問題, 則是家教的成功祕訣。只有尊重孩子, 以理服人, 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