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燒傷整形外科 主治醫師 徐傳臻

  瘢痕性關節畸形是病理性瘢痕過度收縮造成的關節病理畸形,是燒傷臨床常見的併發症。多發於手及四肢關節。一般認為其與全身性因素、區域性的燒傷原因、程度、有無感染及早期創面處理是否得當、手術是否及時、關節是否功能位固定、功能鍛鍊是否及時有關。

  燒傷創面成纖維細胞被啟用,高度分化為肌纖維細胞,肌纖維細胞具有平滑肌的細胞特徵和收縮效能。燒傷創面的病理癒合過程中,呈持續收縮狀態的成纖維細胞與其合成的膠原在粘多糖基質的作用下共同形成僵硬的瘢痕組織。瘢痕癒合後,有大量膠原纖維沉積的瘢痕組織向心性收縮,使整個斑痕組織發生攣縮、變硬。發生在關節部位則可導致瘢痕性攣縮畸形。其臨床表現及非手術治療的原理就是據此而來的。

  疤痕性關節畸形引起外觀醜陋、關節畸形、功能障礙,還可引起肌肉、肌腱、骨關節及周圍韌帶的繼發性攣縮畸形,引起病人心理、精神上的創傷。如能及早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治療,將會減少關節部位瘢痕組織的過度增生,減輕關節畸形程度。現將我科常用並較為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法介紹如下:

  1、運動療法:最基本最常用,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常用有徒手訓練、阻力訓練、機械阻力訓練等主動運動方法和連續、間歇性被動運動、夾板、系列石膏、牽引等被動運動方法。如對手部等關節部位的燒傷者進行標準化運動加漸進抗阻功能鍛鍊可明顯提高各關節功能的恢復。

  2、壓迫療法: 通過對增生瘢痕區域施加壓力,使區域性血流量減少,成纖維細胞發生退行性變,膠原產生少,達到治療的目的。應遵循早期、持續、壓力足夠適度的原則進行,保持壓力在25--30mmHg。採用彈力繃帶或彈力網罩壓迫一到三個月以上對預防和治療增生性瘢痕有較好的效果。近年來結合由矽膠製成的貼膜應用,其治療瘢痕效果更佳。

  3、體位保持:保持關節在功能位,上肢各關節的功能位分別是:肩關節外展50度,前屈20度,內旋25度,;肘關節屈曲90度,前臂旋前旋後中立位;腕關節背身30度;手指稍分開呈半屈曲位。下肢各關節的功能位分別是:髖關節前屈10度,膝關節屈曲10度,踝關節背身90度。

  4、物理治療:目的在於改善血流迴圈、鎮痛、遲緩據抗肌、加速組織癒合、減少瘢痕增生。多采用輻射熱、紅外線、可見光等。

  5、藥物治療:常瘢痕表面外用康瑞寶及曲安奈德等類固醇激素瘢痕內注射來干預瘢痕的增生,使增生的瘢痕變平軟,痛癢感減輕或消失。

  6、放射治療:用前層X線照射可產生一定療效,但只用於面積不大的瘢痕。用X線或鐳或鈷60區域性照射,對新出現的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療效較好。

  7、其它: 有鐳射、冷凍、鋅片、離子透入、超聲波、蠟療、中醫中藥等,但療效不確切,臨床意義不大。

  非手術治療應根據燒傷後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治療措施:

  (1)燒傷期的主要目標是抗炎、消腫、止痛,根據瘢痕預防的原則採取相應的處理手段;

  (2)燒傷後期採取物理、藥物及運動療法加速組織的癒合,減少瘢痕的增生,尤其是要避免可能對關節功能的影響;

  (3)恢復期要遵循漸進的進行肌力、耐力、關節活動範圍、柔韌性和協調能力的基本訓練。

  瘢痕是組織燒傷後修復的必然產物,非手術治療的目的只在於預防瘢痕的過度增生,減輕造成的關節畸形以及對功能的影響,或作為手術治療的輔助措施。針對關節瘢痕攣縮畸形,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手術整形治療,切除攣縮的瘢痕,充分鬆解瘢痕,校正畸形,根據缺陷情況作組織缺損的修復及再造。切不可因完全依賴非手術治療或操作不得當而錯過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

  手部瘢痕畸形,採用瘢痕切除中厚皮片移植,術後功能形態恢復良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