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主任醫師 魏孟玲

  日月交替,寒暑更迭,四時之氣順應其道,周而復始輪迴。世間萬物,從陰陽之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陽氣旺盛,萬物生髮調達;秋冬陰氣充實,萬物內斂而藏。正如《黃帝內經》中言:“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

  古人皆以此方法為養生之宗旨,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於未然。現代人如何以此方法養生保健,祛病延年,本文就其原理和具體應用方法,做一說明。

  1、何為春夏養陽

  春夏,陽令也,春時陽生,夏時陽盛。春時陽始生,萬物復甦,生髮。然春季風寒之邪尚為患,故春時應注意禦寒保暖,民間諺語謂春季不宜過早減衣,亦即此理,以養人體之陽。夏時陽極盛,萬物茁壯生長。然夏時暑熱邪盛,大熱耗氣,氣者陽也,故大熱亦傷人體之陽。夏夜人們喜納涼,易受寒溼之邪,寒溼傷陽。夏季炎熱,人們喜冷飲,飲食太過則易傷陽,故夏時既要善處陰涼以避大熱,又要避免過食冷飲以防傷陽;夏夜納涼,當避溼露,適當蓋覆,以避寒溼。

  春夏陽氣旺盛,順應陽氣的生髮,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養陽。首先不要過度飲冷食,尤其是老年人、幼兒須少吃瓜果、冷飲等生冷之物,以免傷及脾胃陽氣。在飲食上,可食用一些溫性的食物,如當歸生薑羊肉湯,雄雞煲,牛肉湯等。其次,生命在於運動,春夏之季更宜通過各種有益運動以活動筋骨,暢達氣血養護陽氣。一般來說,可根據不同年齡、性別及身體狀況選擇適當運動,讓形體雖勞而不倦,肌膚微出汗為宜;再者,自然界春夏兩季陽氣活動旺盛,陽虛之人可用一些溫補之品,諸如金匱腎氣丸、五子衍宗丸之類的中成藥。

  2、何為秋冬養陰

  秋冬,陰令也,秋時陰收,冬時陰藏。秋冬之時燥邪為患,易傷陰,故秋冬之時宜服用滋陰之品或搽用滋潤護膚之品以防燥邪,保持居室空氣之溼潤亦有助於避免燥邪。秋時漸寒,冬時寒盛,人們喜食辛辣好飲酒以禦寒。辛辣之品易生內熱,酒易生溼熱,飲食太過則傷陰。因此,秋冬之時既要避免燥邪,又要避免過食辛辣和過量飲酒,以防傷陰。

  秋冬隨著陰氣的遞增,我們也應注意從各個方面養陰。首先,飲食上以滋陰潤燥的食物及水果為主。諸如食用秋梨膏滋陰潤肺,鴨子肉粥養陰生津等;其次,戶外活動應適時調整,以免活動量大,傷津耗氣,損傷陰液;再者,陰虛體質的人,也可用一些滋陰之藥,麥冬、玄蔘、生地,太子參之類。也可用一些成藥,如六味地黃丸、當歸補血丸、大補陰丸等。

  3、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必然規律。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順應四時之氣,遵循生命的原始規律,萬物才得以吐故納新,周而復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意義在於利用自然界四時陰陽來調整、充實人體之陰陽,使之恢復陰陽的動態平衡。一般來說,人體的陽氣不足,可藉助春夏的陽熱之氣來溫養;陰精不足,可利用秋冬收藏之氣以涵養。陽虛者,可於春夏季節,藉助自然界陽氣生髮之勢,再給予適當的養陽之品,陽藉機體生髮之陽而起到更強的補陽作用,春夏養陽即所謂“冬病夏治”。同理,秋冬養陰,亦是此理,即所謂“夏病冬治”。這也正好合“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農諺。

  4、陰陽之養重在調和

  《黃帝內經》中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世間萬物,均遵從陰陽之道。值得強調的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並不是要過度的養陽或是養陰,而是互相調和,互為其本,適時適度的養陰或養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